苏州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6-08-31
153

  8月29日是全国测绘法宣传日。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生活提供公益性地图服务保障,是《测绘法》、《地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赋予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近年来,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和社会需求,不断创新思路,组织编制多品类政务地图和专题地图,开发地图平台并积极推广应用,加强应急制图保障能力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中发挥了较好作用。

  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保障

  政府决策离不开地图的服务保障。为更好地满足政府和社会对政务地图的需求,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将组织编制各类政务地图作为全局一项重要任务,以时效强、品类多、内容全的政务工作地图,为领导机关决策提供有力保障。

  从“十一五”开始,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制作政区系列地图(1∶30万、1∶50万、1∶70万、1∶100万),并根据每年的基础测绘成果进行年度更新完善,确保地理要素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并及时提供给各级政府部门使用。根据各专业部门需要,先后组织编制了江苏沿海、沿江、沿东陇海区域地图,南京、苏锡常、徐州都市圈地图,以及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图等专业地图,为相关部门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地理信息支持。从2001年开始,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结合历年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精心挑选合适的题材,为党代会和“两会”提供有特色的专用地图和地图册,包括《沪苏浙地图集》、《沿海影像图册》、《江苏省地图册》、《江苏行》、《江苏省行政区域调整地图册》、丝绸版《江苏省地图》等。这些专题地图主题突出,制作精美,携带方便,为参会代表参政议政提供了便利条件,得到了代表们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2013年9月,应对中日钓鱼岛事件升温,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制作钓鱼岛地图,及时上市发行,满足了社会公众对钓鱼岛地图的需求,使公众更好地了解钓鱼岛相关知识,增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意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编纂《中国城市地图集》系列丛书作为一项重大的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应用推广工程,为政府机关和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地图服务。在全国《中国城市地图集》11个试点城市中,我省南京、苏州、扬州、泰州、连云港等5个城市在列。经过省市相关部门共同努力,试点城市的《城市地图集》编制工作按计划顺利完成。这些地图集根据最新基础测绘成果、各种专题和实地勘查资料,采用国际先进的地图策划设计理念、数字制图与制版技术编印而成,功能定位准确,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全面反映了一个城市的自然、社会与人文地理等综合信息,充分展现城市新面貌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是管理城市的工具、了解城市的窗口和宣传城市的名片,可为落实省委加强城市化建设战略布局提供地理信息支持,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国土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提供翔实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也是广大群众日常生活、工作、旅游的可靠指南。下一步,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将总结推广试点城市地图集编制的成功经验,推动其他地区开展城市地图集编纂工作,并建立城市地图集编制的长效更新维护机制,推进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政府机关与社会公众。

  现势性是地图的生命线。面对各居民地、道路、政区界线经常变化的现状,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采用最新的卫星影像、政府批复的行政区划调整文件和各部门专题资料及时进行更新,并派人实地调绘,确保了地图要素的鲜活和准确。为提高成图速度,保证地图质量,开发了1﹕25万比例尺地理底图平台和基于1﹕1万的城区图地图平台,作为市县地图编制的重要基础资料来源。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地图编制部技术人员介绍说:“两个平台是全省区域地图和城区图的底图,1∶25万比例尺地理图平台便于1∶10万至1∶40万地理地图的快速编制,1∶1万地图平台是城区图更新和快速编制不可或缺的平台。平台未开发以前,当某个地理信息要素发生变化时,由于数学基础的差异,不能依托原有的资料及时更新,需要人工重新纠正配准后才能更新,耗时较长,且成图的精度较低。新平台开发应用后,一旦某地理要素信息发生变化,可以根据相关资料的定位信息,准确快速地利用卫星影像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及时更新,既提高了精度,又提高了效率。”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