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2020年1月12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谈绪祥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北京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共北京市委直接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应对多年少见的复杂严峻环境,统筹推进疏功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着力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重大活动保障圆满成功。高标准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阅兵服务、群众观礼、主题展览、环境整治和空气质量等保障任务,群众游行自由生动、欢愉活泼,联欢活动盛况空前、美轮美奂,游园活动丰富多样、精彩纷呈,城市运行和谐稳定、安全有序,全市人民热情支持、广泛参与,充分展示了新时代首都市民的良好风貌,强烈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广泛凝聚了首都人民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动力。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首都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首都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体现在:经济增速处于合理区间,预计全年增长6.2%左右、符合年初预期。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17.1亿元,增长0.5%。经济增长基础更为稳固,占全市经济比重达83.1%的服务业增长6.4%左右,金融、信息、科技三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65%以上。“进”体现在:发展质量效益逐步提高,出台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2.4万美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超过26万元/人,保持全国领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分别下降4%左右和3%左右。“三城一区”统筹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互融共进的科技创新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新的动力源加速形成。
——人民生活得到不断改善。31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出台“七有”“五性”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深化群众诉求“接诉即办”“未诉先办”,办好一批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个税改革和社会保障待遇标准调整有效带动居民收入增长1.4个百分点,预计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左右、快于经济增速。城镇新增就业35.1万人、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分别处在1.3%和4.4%左右的低位,就业“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细颗粒物年均浓度42微克/立方米,市民蓝天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一年来,重点做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扩内需、优供给,首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
消费增速企稳回升。出台促进便民早餐网点发展、鼓励连锁经营等19项促消费政策,积极发展有品质的夜间经济,涌现出海淀华熙LIVE·五棵松、顺义中粮·祥云小镇等一批消费体验感强的“网红打卡地”。鼓励发展首店经济,新增878家品牌首店。加强王府井、前门大栅栏等4个传统商圈改造提升,启动长安、赛特等首批10家传统商场“一店一策”升级改造试点,推动消费供给侧改革。发布实施便民店建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补建基本便民商业网点1190个、超额完成年度任务。1-11月市场总消费额增长7.8%、高于上年同期0.3个百分点,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服务性消费额分别增长5.1%和10.1%,网上零售额增长27.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投资促进工作扎实有效。坚持提前谋划、狠抓实物投资落地,建立市重点工程调度与服务平台,大力拓展项目协调服务广度和深度。全年围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高精尖产业三大领域安排300项市重点工程,支撑全市建安投资三成以上。投资安排更加注重落实功能定位、促进结构优化、提升带动能力,投资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加强逆周期调节,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019年新增额度975亿元、提前下达2020年额度600亿元。1-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3%、高于上年同期10.2个百分点,其中建安投资增长8.6%、高于上年同期3.1个百分点。分两批向社会公开推介115个项目、总投资近2000亿元,民间投资增长2.2%、高于上年同期1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