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科研教学取得重要进步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5-09-28
11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业场所职业人群的健康及职业卫生评价需求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职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等工作量日益加大,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也因此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迎来机遇和挑战的同时,医院承担的社会责任将越来越重。对自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我们不断地探索、学习和创新。”院长刘国龙说,近年来,医院狠抓科研教学和人才队伍建设,走出了科教兴院,人才强院之路。

  科研教学取得重要进步

  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是全市唯一专门从事职业中毒控制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省级医疗机构,是重庆市乃至我国西部地区目前唯一能完成以职业危害为诱因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的省级职业病防治机构,在重庆市职业卫生领域处于龙头地位。

  “我院在科教兴院的道路上正在一步一脚印也稳步前行,实施新举措,制定新制度。”医务科副科长罗东介绍,医院近两年相继制定了《科研孵化基金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技奖励制度》、《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研课题结题评审办法》、《科研课题立项评审法》等制度,以促进医院科技事业健康发展。

  罗东说:“近年来,医院科研教学方面较之过去取得了很大进步,科研项目的创新和科研成果的突破,逐年达到新水平、新高度,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和支持。”

  医院2012年1月参加了国家级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卫生应急准备和处置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此项目历时3年,于2015年8月结题,项目产出了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中毒性脑病的技术规范、急性百草枯中毒致早期肺损伤的CT诊断技术规范、氯气和硫化氢中毒诊疗规范。

  医院主研的《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后遗症诊断标准》(GBZ/T228-2010)自2010年10月01日起已实施;《职业性铬鼻病的诊断》(GBZ12-2014)自2015年3月1日起实施;参研的《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和《职业性氟化物的诊断标准》已完成并报批。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