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人员,如何不受“夹板气”?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5-03-24
164

首先,计划人员不是“传话筒”,他给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够清晰。生产副总下达工作任务时,可以口头下达,但计划人员本身应该制定并下达书面的(各类形势的通知、工作令等)工作计划,计划下达是应遵循5w1h要素(要明确做什么、什么时候完成、谁做、何地做、怎么做、)。
其次,当执行层推脱的时候,需要考虑任务本身的可行性(该项工作在下达任务之前就应考虑执行层目前的任务)、资源需求,如确需其它部门(如工艺、设备、采购等)支持或其它资源需求,则应按计划进行调配(根据时间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协调)如超出本身职权范围,则应上报请求上级资源。如最终无法执行该项工作,则向生产副总汇报时,应将不能执行的原因,采取了何种措施,强制执行的后果等向副总进行汇报,待领导决策。
最后,需要建立制度,对于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并根据相应的结果实施正负激励。
问题2,这是一 个典型的缺乏执行力和产供销协调不到位的问题。
一、生产计划下达了(生产计划得反思计划的合理性),制造经理在没有特殊情况的条件下,根本不应该推脱,但是既然提出不同意见,估计也有一些影响因素。
二、既然业务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官司”已经上升到公司决策层,公司的决策也体现了业务为龙头的理念,必须进行生产,那么车间肯定具备当天生产的能力,但是可能会增加其它资源的投入。此时,计划人员必须充当桥梁,和执行制造的经理进行沟通,为生产任务的执行扫清障碍,并提供其它支持(如协调生产配套资源,协调工会慰问加班员工等措施)。
三、该项工作任务完成后,需要分析总结,对表现突出的进行通报激励,并制定类似的应急预案,纳入常规工作流程,减少后期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定期进行产供销的梳理,真正在业务和生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