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5年内将建10个以上超百亿项目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7-12-15
164

  前景广阔的市场、稳扎稳打的技术,再加上科教名城的人才储备,合肥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一套别具特色的发展“公式”。如今,合肥正围绕太阳能光伏、燃气轮机、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智能家电、机器人、数控机床等领域(相册 户型 价格 动态),谋划申报新一批省级聚集发展基地。按照规划,这座城市在未来5年内将新建或续建投资额超百亿项目10个以上、超50亿项目30个、超10亿项目200个。初心不改,合肥正大手笔描绘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展的“峥嵘之景”。

  光伏“彩虹”闪耀世界

  12月12日下午,彩虹合肥光伏玻璃二期项目产线全面贯通。项目达产后,将年产3.2mm厚镀膜钢化光伏玻璃2480万平方米,彩虹合肥光伏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全氧燃烧光伏玻璃生产基地。彩虹合肥光伏玻璃二期项目于2016年10月正式启动,建设以来捷报频传——9月28日窑炉成功点火,11月13日顺利引板,12月12日产线实现贯通,生产线全面兼容2.0~4.0mm厚镀膜全钢化光伏玻璃柔性化生产。

  未来,彩虹合肥光伏一期和二期窑炉日引出量将达到1550吨,配套8条热端生产线,以及10条深加工光伏玻璃生产线,年产能近5000万平方米,可配套封装近7GW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年产值将达到12亿元。

  在打造“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的过程中,合肥成绩有目共睹。2016年光伏产业实现增加值93.22亿元,产值突破400亿元,光伏控制、逆变设备出货量居世界第一;基地集聚了晶澳太阳能、通威太阳能、海润光伏、彩虹新能源、中建材新能源、天合光能、乐叶光伏、三星SDI等国内外重点光伏企业;合肥实施分布式光伏屋顶、光伏地面电站、光伏下乡、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工程,去年已并网各类光伏发电系统4500余个、规模突破1GW,列省会城市之首。

  “中国语音”从合肥发声

  英语日语阿拉伯语,合肥话广东话上海话,只要你说,科大讯飞的人工语音都能实时输出标准的普通话。在掌握了多门方言技巧后,科大讯飞开始研究少数民族语言识别。目前,讯飞将完成面向少数民族语言的智能语音技术及系统研发。截至目前,科大讯飞语音云用户总量突破10亿。

  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一直是合肥国家高新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智能语音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坐落于此。据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王伟介绍,基地依托科大讯飞等领先的语音核心技术与应用,以语音语义、深度学习、机器视觉、生物识别、、信息安全等技术为支撑,以智能芯片为基础,以智能硬件和应用服务为核心,按照“智慧城市、互联网+、智能终端、移动健康”等四大主导产业方向进行规划布局。

  根据规划,“中国声谷”预计2020年孵化企业一千家以上,将培养一批巨型企业,形成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链,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努力把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集成电路实现“弯道超车”

  三年前,合肥的集成电路产业还是一片空白,如今已建成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集成电路集聚发展基地。12月6日,安徽省首个12英寸晶圆代工的企业、合肥市首个百亿级的集成电路项目——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正式量产,这标志着合肥大步迈向“中国IC之都”的奋斗目标。

  根据 “十三五”规划,合肥将进一步培育发展集成电路参与,完善“合肥芯”“合肥产”“合肥用”全链条,全力发展存储芯片、驱动芯片和特色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到2020年力争产值突破500亿元,制造业和设计业均位居全国前五位。

  目前,新站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吸引了晶合晶圆制造、新汇成金凸块封装测试等一批集成电路产业龙头项目入驻。这里已成为合肥集成电路产业重要基地,全区集成电路产业类项目已落户 20个,总投资249.4亿元。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强,“合肥芯”正以全新的姿态冲入世界芯片市场。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