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争夺人才,几个月来, 长沙、成都、武汉等众多主流二线城市纷纷抛出“送房子”“送户口”“送钱”等措施。795万大学毕业生将去哪儿?是选择表情“高冷”的一线城市,还是选择敞开大门笑脸相迎的主流二线城市?
日前,济南市委出台了“人才新政30条”,这是济南市历年来分量最重、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政策。如何“招才引智”、哪些方面可以提升?9日,济南市政协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探讨“招才引智”的利与弊。
“以多种平台为依托,加快集聚金融高端人才。济南市的“人才计划”完全可以与这些平台进行“点对点”对接,有针对性的引进一批金融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人才,进一步增强金融人才集聚效应和竞争实力,更好地服务于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济南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邢乐成表示。
对于人才引进,邢乐成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整合全市的金融资源,集中打造济南金融控股公司。通过“金融控股公司”这一机构平台,从海内外引进急需的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金融高端管理人才”。
“济南人才新政30条”后,济南率先推出落实新政的一个办法、三个细则。此次首推的四个文件,既有真金白银,更有满满诚意。其中被广泛关注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租房和生活补贴细则也在此次落地的政策中。针对这一细则,九三学社济南市委常委黄刚有话要说,“对引进专家的补贴资金落地、子女教育、医疗福利、居住证办理等衣食住行统一集中管理,打破常规思路、提升效率,降低政策落地难度”。
济南市政协常委,市工商联主席李景全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表示,“后备人才决定城市发展的未来,对以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人才的政策,是一个城市吸引人才的试金石,要实现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个率先、两个基本”的总体目标,必须抓好青年人才的培养储备和引进吸收。建议学习武汉、西安等城市的成功经验,成立专门的招才引智工作机构,进一步放宽对大学毕业生的落户限制,鼓励未能落实就业单位选择自主创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落户济南,推出细化政策解决留济大学生住房难、租房难问题。这一点,在‘人才新政30条’中都有所涉及,特别是落户政策前期也出台了细则,但关键还是政策的落地、落实。”
树立大人才观念,切实做好“引才”文章。落实王文涛书记提出的做好人才工作要“善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济南市招才引智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用大视野、大格局推动引才工作,用三顾茅庐的敬才之心,广撒英雄帖,广招天下才,面向全省、全国甚至全球广罗八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