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节后人才市场观察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7-02-13
62

  从农历正月初八开始,为期七天的“贺新春”大型人才招聘会暨高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在海尔路人才市场举办,拉开了2017年青岛人才市场求职招聘的序幕。

  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节后招聘市场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大学生求职者“慢就业”心态和就业短期化现象明显增多;求职者对工作的预期与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之间的“剪刀差”依然存在,仍是导致人才市场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原因;企业对人才是否具有明确、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格外看重,甚至将此作为稳定用工的一种手段前置到招聘环节。

  “慢就业”心态增多

  “去年底就辞掉工作了,过了年开始正式找工作。”在最近举行的一场“贺新春”招聘会上,记者碰到了来自平度的求职者小林。2016年毕业于龙岩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小林,在龙岩有近半年工作经验。对于重新找工作,小林说自己并不是特别着急。“有合适的就做,没合适的就当给自己放个假调整一下。”小林告诉记者,大学还没毕业自己就进入公司实习,后来留下来正式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去所谓的毕业旅行,利用辞职后的空档期,他与同学结伴去西藏旅行,也算圆了自己的“西藏梦”。“家人也说不着急,不要有压力。”末了,小林强调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像小林这样对于找工作并不十分着急的求职者大有人在,抱有“慢就业”心态的求职者明显增多。“很多新毕业大学生并不急于寻找工作,而是选择自主创业或者较长时间的外出旅游、甚至待业,慢慢考虑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青岛市人才市场青岛市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海亮接受采访时说,现在这种“慢就业”现象在“90后”等新生代就业群体中越来越普遍。

  “新生代员工大都思想开放,他们对于就业的观念不是局限于坐在办公室里的朝九晚五,而是更加多元化的就业方式,比如开网店、做自媒体、甚至当网红,都可能成为一种职业。”刘海亮说。去年,来自腾讯的一项调查显示,52%的“95后”选择找一份稳定工作,但仍有48%的人则选择回避就业,新生代求职者正逐渐告别传统的“毕业即工作”的模式,“慢就业”的心态正日趋明显。

  “不急于找工作并不能说我们不积极找工作,慎重选择恰恰是理性求职的表现。”来自烟台的求职者张礼欣毕业于2015年,在一家油田服务企业工作一年多后,他辞掉工作打算来青岛转行发展。1992年出生的小张认为,外界对“90后”的一些标签化评判有失客观。“就拿找工作来说,正是因为我有了工作经验,相比大学校园里求职时期更了解社会的真实一面,也更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这时候再找工作一定要慎重选择,我宁可多等一段时间,也不能为了就业而就业。”小张表达了他的观点。

  而与“慢就业”心态同时存在的是就业短期化现象愈发普遍。“通过企业回访,很多HR(人力资源)专员表示近几年入职的新员工的工作黏性越来越弱,工作不久不辞而别的现象较为严重,就业短期化现象越来越凸显。”刘海亮介绍道。

  “为了增强岗位的吸引力,我们提高员工薪资待遇,还推出定期旅游、年终红包、生日礼物等吸引求职者、稳定用工,但效果并不明显。”岛城某五星级酒店负责招聘工作的初良坤告诉记者,公司有工作不到一个月、甚至只有半个月就辞职的员工。“平均下来工作半年到一年辞职的比例最高。”另一家网络科技公司的招聘负责人王先生也表达了类似的无奈。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