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志在打造支撑青岛未来发展重要一极,争当全省区域发展排头兵的即墨,充分吸收撤市设区所释放的发展红利,已驶入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
2018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13.4亿元。今年上半年,即墨区地区生产总值为765.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速6.7%。在日前《人民日报》发布的“2019年中国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即墨区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14位,较2018年再前进一位,继续保持江北第一。
“在山东省和青岛市全域发展这个广阔的大舞台中,即墨担负着海洋强国、交通强国、健康中国、创新驱动、军民融合、乡村振兴等众多的国家使命和重任。现在的即墨,正在全面融入山东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融入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建设,是青岛站在中国开放发展新风口的重要一极。” 谈到即墨的发展,10月28日,在即墨创新发展恳谈会上,即墨区委书记、青岛蓝谷管理局党委书记张军向与会嘉宾深情地介绍道。
两年的时间节点上,我们再次回望,看到的是奋进的即墨,崛起的即墨,跨越的即墨,更是将“排头兵”的荣耀和使命牢牢扛在肩上的即墨。
“双招双引”全面提速 经济发展释放蓬勃新动能
岁月更迭,在新旧动能转换的浪潮中,“针织名城”“商贸名城”等此类传统光环已不足以令这片城区引以为傲,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嫁接”在新征程上昂首前行。
即墨坚持全域全面高质量思维,在全域东西南北中依次布局建设了青岛蓝谷、青岛汽车产业新城、省级经济开发区、即墨古城、青岛国际商贸城、青岛国际陆港、大沽河现代农业示范区、青岛国际种都核心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了 40 多个特色鲜明的镇街新型产业园区。这些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城市组团、产业阵地,使即墨的发展拥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载体,加快推进了全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此基础上,即墨吹响双招双引号角,把双招双引作为“一把手”工程和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 用平台思维做乘法,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平台化、法治化、生态化,围绕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1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搭建高效创新发展平台,采取以商招商、平台招商、资本招商、并购招商等多种形式实施“双招双引”。
10月28日,即墨迎来了华润万象汇城市综合体项目、华为(青岛)科技城项目等32个大体量项目集中签约,为即墨全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即墨区地区生产总值为765.3亿元,增速6.7%。今年以来,即墨区新签约重点项目138个,在谈项目近300个。目前全区已累计引进20家央企、44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