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年内建10-20个国家级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6-09-19
191

  “北京是全国第一个电视机、第一台收音机、第一台音箱的诞生地,我们也曾经创造了传统工业的代表企业首钢,也孕育了很多像新东方、联想等新工业企业。”说这句话的是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委员姜广智。在前两天举办的北京工业创新中心成立大会上,他说作为中国曾经的制造业重要阵地,现在北京的工业也要开始转向创新驱动,希望通过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北京市的产业竞争能力,为今后持续的发展打下基础。

  四年内建10-20个国家级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工业革命是时下世界各地的热点,从之前美、德等国相继提出转型战略中可以看出,未来各国在工业领域的“大战”必不可少。甚至会上有嘉宾说,全球70%的创新资源都与制造业有关,创新成果的90%最终要通过制造业来实现。

  而在现如今这样一场“信息和产业革命“爆发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一个趋势,那就是人们普遍愈发看重数据的重要性,很多制造业企业更把数据提升到了核心价值的地位。“不难理解,是工业企业提质增效的必要手段,也是制造业实现向创新驱动转型、从制造向服务转型的关键支撑技术。”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家广看来,在新工业革命的世界竞争中,工业必将是各国信息技术企业竞争的焦点。要迎接新工业革命的挑战,必须发展工业。

  另外,除了工业的世界大趋势以外,北京市存在的两个短板也是决定成立创新中心的源头之一。“一方面,尽管北京是全国的创新之都,但创新能力还是不够,仅占GDP比重的6%。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不到1%;另一方面,类似电子信息产业、现代装备产业等,在整个京津冀地区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圈和完整的供应链。”

  所以,“北京工业创新中心”的成立,就是希望能够为国家输送一批能够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种子,将他们“保送”进国家队。到2020年,可以建设10-20个覆盖重点领域、模式先进、辐射面广,影响力大、有能力成为国家级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从而更好解决北京制造业行业的发展瓶颈。

  一个系统软件加两个平台

  北京工业创新中心成立于今年的月份,由清华大学、昆仑智汇数据科技,与冶金自动化研究院、中国石油规划总院、金风科技、三一集团、雷沃重工等19家企业,科研所及高校联合组建。

  据了解,中心建设将采用“中心+联盟+基金三驾马车”的建设形式,由中心负责工业系统和应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由联盟负责促进工业的技术突破与产业扩散、促进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由基金负责支持中心相关产业化企业发展、第三方创新项目孵化。

  在创新中心具体建设内容方面,据介绍,主要包含了一个系统软件加两个平台,三个方面的建设:“云+端”工业系统软件、行业应用平台和工业测评平台。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