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金融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长迅猛。智联招聘对网站平台征集的金融类最新供需数据进行了调研,并于昨天发布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苏州、杭州、成都、重庆、天津等城市,对金融人才需求以及平均薪酬增幅,同比分别达到98%和11%,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金融、互联网行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无论是传统金融,还是互联网金融,都急需复合型人才,即既具有互联网思维,又具备金融方面的知识。调查发现,上半年金融行业对IT互联网人才需求量较大的岗位,分别是软件工程师; 互联网产品经理、主管;网络运营管理;手机软件开发工程师等。
今年上半年,全国金融行业对人才的整体需求,比上年同期增长93%。此次调查将苏州、杭州、成都、重庆、天津等列为“1.5线”城市,这些城市金融人才需求的增幅,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达到98%。传统金融中心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平均增幅为118%,其他城市为79%。从薪酬看,上半年金融行业平均薪酬同比增幅为8%。苏州、杭州等二线城市平均薪酬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达到11%。一线城市增幅最低,仅为6%。
数据同时显示,在求职意向上,上半年金融行业竞争较激烈的岗位中,手机软件开发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平均1个岗位分别有81人、75人竞争。
据调查,海外中国留学生中,有五成多就读商科,其中逾七成就读金融相关专业。今年上半年,金融专业留学生回国求职增幅为14%。其中具有1年以下工作经验,或没有工作经验的留学生,有57%选择回国就业。数据显示,在金融行业,海归人才、本土人才入职起步阶段的平均薪酬相差不大。而在工作1-5年后,二者的薪酬拉开差距,海归开始占据绝对优势。具有8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的本土人才,与海归的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团队协作能力,对金融业发展的敏感度,以及国际化的视野,是海归人才“胜出”的主要原因。但需要提醒的是,熟悉本土文化,同时具有海外经验的“接地气”的人才更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