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面上,商船如织、桅杆如林、旌旗招展,数百艘商船穿梭往来,一派繁忙兴盛的景象;江岸上,各种肤色、身穿不同服饰的商人,操着不同的语言,在大街上来来往往。这座城市,便是明州。也即是1266年前的宁波。
——《宁波,你被谁抛弃?》
1
宁波新晋一线城市
关注宁波热点的朋友应该都有了解,4月末时,在《第一财经周刊》发布的“新一线”城市榜单中,宁波榜上有名。
2018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根据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方面评估各大城市魅力指数。在“北上广深”雷打不动的一线城市排名之后,宁波位列15个新一线城市的第13名。
2
宁波牌干部夺人眼球
近几年,各一二线城市相继抛出的“抢人才”橄榄枝,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强调:“人才的流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座城市在未来是否具有持续增长的活力。”我们观察宁波这几年的人才干部培养情况,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目前,浙江籍现任省部级及以上干部全国共有109人,位居全国首列。从全国看来,浙江人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层面十分突出,凭借全国1/28的人口,占据了全国近1/10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浙江籍现任省部级及以上109名干部中,其中包括8名党和国家领导人,宁波籍领导就有4人,分别是正国级领导韩正[慈溪人]、副国级领导:政治局委员沈跃跃[宁波人]、蔡达峰[宁波人],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慈溪人]。
而从上述图表中看出,宁波人在浙江省占据了将近1/4的党和领导人。
看看详细名单:
3
宁波史上之最低门槛人才落户政策
“开放带来进步,宁波的发展要有胸怀和境界。”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对人才户籍问题作出了批示。今年3月,《宁波市区户口迁移实施细则(试行)》文件中,大幅度降低人才落户门槛,彰显宁波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抢人才的新姿态。
新政最大亮点:全面放宽应届毕业生的落户条件,明确大专以上应届毕业生可先落户后就业。新政还将高中生、中职生纳入低门槛落户范围。
除此之外,新政还有6大创新和调整:
一、35周岁以下的专科以上学历或中级技能职业资格的人员没房可落集体户;
二、将宁波工作的技术工人纳入到人才落户范畴,凭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即可落户;
三、人才落户的合法稳定住所范围放宽到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和父母的房屋,无合法稳定住所的,可迁入单位集体户或人才服务机构集体户;
四、在高层次人才专户中设立家庭户,解决了因无合法稳定住所,其配偶、子女、老年父母无法落户的问题;
五、明确留学归国人员与国内高校毕业生享有同等待遇;
六、新增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市级有关部门评定为劳动模范、道德模范、优秀农民工、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或其他荣誉称号的人员,可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在全市推进六争攻坚动员大会上强调:“城市竞争是改革开放初期比政策,前几年比金融,今后比人才。”
4
用好人才是城市发展的脉搏
人才对于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性,预言了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与空间。近日不止是宁波,我国多个城市相继推出了“福利多多”的人才新政,全国“抢人大战”悄然进行。
在观察家看来,与其说是“抢人大战”不如准确说是“抢人才大战”。“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宁波这座浙江副省级城市略微低调太久,这一次宁波的人才新政的推出,深谙着宁波正在全力快速发展,在年初的“3315计划”中,用真金白银招揽全国的人才,足以显示宁波揽才真心。
在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进程中,人才作为推进城市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城市不盲目揽才、揽才更要留才惜才,充分发挥人才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尽其才如此卓有成效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最后,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宁波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情况:
1984年 宁波被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1994年 宁波被确定为副省级市
2009年 宁波舟山港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2015年 宁波当选2016“东亚文化之都”
2017年
国家住建部正式批复宁波市成为全国第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宁波被定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2018年
国务院批复同意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宁波奉化、象山两地被列入全国沿海渔港建设规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