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宁波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着力做好企业法律服务工作。通过法律服务援助团、法律援助企业微信群,以及编制、发放各类法律服务手册等,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一、组建法律服务援助团,为企业解惑答疑。组建由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和律师组成的区县级法律服务团,深入辖区企业,逐一上门服务。严格落实“片区包干”“每日走访”“首接首访”等责任机制,为企业提供免费优质法律支持,如奉化区“一米”阳光公益法律服务队、宁海县“惠企专项法律服务团”等。援助机构还派出工作人员和律师,参加市应急专班法律服务小组值班,实时响应企业的最新法律服务需求。截至目前,市县两级法律援助机构共走访企业1300余家,答复各类法律咨询5700余件,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120条。
二、建立法律援助企业微信群,提供全天候精准法律服务。以区(县)、镇(街道)两级企业主微信群为载体,征招法律援助企业志愿者律师,组建由法援志愿律师、企业家、乡镇干部、企服中心人员等组成的“法律援助企业群”,开展“法援律师E接待”。通过电话、微信等与企业主在线互动、点对点沟通,解答企业主在复工复产中的生产经营、合同履行、劳动争议等方面的法律问题。通过网络定期推送涉及开工复工的法律资讯,助力企业“解难题、保订单、促生产”。截至目前,已建立区(县)、镇(街道)两级企业微信群30余个,入群人数超3000余人,提供法律咨询1200余次,提出风险防控意见190件,化解矛盾纠纷19件,法律政策推送500余条。
三、发放法律服务手册,为企业提供参考研判。组织专门力量,从全市法律援助机构近期回复的5000余个法律咨询中筛选出参考价值较高的部分合同纠份、劳动争议、农民工讨薪、工伤等咨询案例,并加以归类整理,研判企业风险,指导企业做好疫情期间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援助机构还专门编印了《12348热线疫情法律问题问答实录》《企业如何应对疫情防控中的法律问题》等,及时发放给有需要的相关企业。目前,已发放上述编物5000余册,编物的网上点击阅读量超过10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