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将从四个层面推进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5-11-04
108

  上海市长杨雄昨天在第2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IBLAC)上表示,上海要实施更开放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降低海外人才在沪工作的门槛。

  上海世博园昨天盛迎国际高参——第2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世博中心举行。上海市市长杨雄发表题为《把握大势 把准方向 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主题报告。

  杨雄在报告中说,本次会议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主题,这也是上海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创新是时代进步的永恒主题,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上海考察时要求我们,牢牢把握科技进步的大方向,牢牢把握产业革命的大趋势,牢牢把握人才集聚的大举措,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这是国家对上海发展的新要求,也是上海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杨雄说,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我们拥有大量的科技资源。全市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超过20万,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65位,占全国总数的11%。拥有各类高校68所、高新技术企业5400多家,集聚了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微小卫星中心等数十个国家级研发机构,还建成了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我们具有较强的创新成果产出和转化能力。近年来,陆续形成了光刻机、刻蚀机、高端影像诊疗、重大新药等一大批具有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大型客机等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我们具有较高的创新开放度。在沪外资研发中心达到3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研发机构120多家,分别占全国总数的1/4和1/3。同时,大量上海企业在硅谷等地设立了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我们拥有较好的创新生态环境。现有孵化器149家,新型创业服务机构近100家,还先后开展了股权激励、国际人才引进等一系列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20多年持续推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两年来的改革成果,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了更全面的综合服务、更开放的制度环境。

  杨雄说,为了系统推进科创中心建设,我们开展了一年的深入调研。今年5月制定发布了建设科创中心的22条意见,提出了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综合性、开放型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成为国际性重大科学发展、原创技术和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我们还提出分两步走:第一步在2020年前,形成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框架体系;第二步到2030年,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跻身全球重要创新城市行列。

  建设科创中心,我们将从四个层面推进。

  第一,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我们将以张江地区为核心承载区,建设一个开放式的大型研究基地,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努力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再打造一批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联合研究中心和创新型大学,汇聚一批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和研究团队,努力在一些交叉前沿领域成为创新源头。

  第二,建设一批共性技术平台。通过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高端装备等领域建设一批开放式创新平台,攻克关键共性技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和各具特色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提供更专业、更便利的综合服务。

  第三,打造一批科技创新集聚区。我们将选择创新资源集中、创新特色鲜明、创新功能突出的重点区域,主要是张江、紫竹、杨浦、漕河泾、嘉定和临港等6个区域,集中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更聚焦的政策,实行更开放的体制机制,培育一批引领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努力把这些区域建设成为上海创新发展的新增长极。

  第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要大力发展众创空间,这些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分布全市,可以为创新创业者和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助推创新创业种子在全市各处开花结果。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