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靠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江苏各县市都已进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期,未来的人才发展应该往哪儿走?昨天,江苏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江苏省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联合发布了《江苏省省辖市人才竞争力报告(2015)》和《江苏省县(市)人才竞争力报告(2015)》。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14年江苏13市中,南京、苏州、无锡人才竞争力最强,排名前三。44个县(市)中,昆山居首。
江苏有1009万
江苏目前的人才储备怎么样?江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昨天发布《2014年江苏省人才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江苏总量为1009.86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72.71万人,占总量的7.2%。拥有院士90人,其中科学院院士41人、工程院院士49人,居全国第3位。
全省人力资本投资额达9267.88亿元,占GDP的14.24%,人才贡献率达35.5%,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7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36%。全省57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在大学生方面,流入比流出高。江苏籍高校毕业生生源423701人,到江苏就业的高校毕业生467212人,流入比为1.10。
南京人才综合竞争力最强
2014年江苏省省辖市人才综合竞争力可分为三类,南京、苏州、无锡处于第一梯队,综合竞争力指数在0.6以上,具有较强的人才综合竞争力。第二梯队有5个,依次为常州、南通、镇江、徐州、扬州,指数在0.35至0.6之间,具有一定的人才综合竞争力。泰州、盐城、连云港、淮安、宿迁这5个城市位于第三梯队,综合竞争力指数在0.35以下,人才竞争力相对较弱。与2013年相比,排名稍有变化,扬州、淮安下降1位,徐州、连云港上升1位。
44个县(市)中,昆山居人才数量、人才素质、人才平台、人才创新贡献竞争力之首,江阴人才投入排名第一,常熟人才生活环境最佳。13个县(市)进入第一梯队,昆山居首,此外还有江阴、张家港、常熟、宜兴、太仓、丹阳、海安、如皋、启东、海门、溧阳、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