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沃锐猎头报道:北京为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是,河北在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层次上与京津的差异明显,有些方面甚至呈现“断崖式”的差距。以河北燕郊为例,当地距离北京只有40公里,定居的北京人已经超过30万,但这些异地生活的居民首先面临的就是医保问题,除此以外,他们工资卡取钱要付异地手续费、打电话要漫游。尽管只差了一条潮白河,但是似乎总有一根无形的障碍横在北京和燕郊之间。
目前,京津冀三省市已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实践。三地先后出台了本地养老保险跨区域转移接续办法实施细则,发行了符合全国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卡,为实现区域内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奠定了基础;北京与河北就燕达国际医院合作项目签署协议,共同探索解决医师异地执业、医保结算等难题;河北省6所交通职业学校纳入北京交通职教集团,破除了京津冀交通人才培养的地域限制。
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单菁菁表示,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市场是对政府能力的有效补充。“传统意义上,社会公共服务都是由政府牵头提供的,但是政府的能力毕竟有限,这个时候引入市场机制,能够很大程度降低公共产品的成本,同时也能缩短最终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程。”如何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单菁菁补充说,“公共产品是大众必需品,不能完全依照市场定价,因此要完善市场机制的准入门槛和细则,同时还要注意规范价格制度和服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