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首都引进人才指标将逐年减弱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5-09-02
135

  在调结构控人口的大趋势下,北京对于“人才”引进也有了更加谨慎的选择。昨日,北京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祖德领衔市人社局多位就业相关部门负责人披露了北京在新常态下就业工作的调整策略。张祖德透露,未来北京常规进京人才指标数量的趋势是逐渐压缩的。业内表示,这意味着,占北京每年新增落户人口比例最大的、拥有落户指标企事业单位新招聘、应届毕业生数量将“只减不增”,北京在人才引进上也将根据产业的纾解而开始重点“做减法”。

  常规人才引进数量逐年缩减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以及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大量非首都核心功能向京外纾解,北京对于人才的需求势必会有一定的变化。

  “人才引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引进需求,在某些特定的发展时期,某些人才紧缺,对于北京来说,这样的人才就需要引进,而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变化,某些人才现阶段不需要了,可能就不再引进了。”张祖德举例称,比如边缘的加工制造业,还有一般管理学院的人才,目前北京就不太需要了。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单菁菁也对此表示赞同,在她看来,北京对于人才的引进需求确实是需要和功能纾解的北京相结合的。“除了制造业外,公共服务类比如医疗卫生等方面也面临人才需求的调整,以后北京中心城区相关设施总量不会大规模增加了,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需求就只是退休和新进员工的置换,不会再成为新增大量人才的产业,而这样的行业势必会减少进京指标的分配。”单菁菁表示,此外,已经大量搬迁出京的批发物流市场,除了从业人员外,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将被大量转移出京。

  不过,常规人才引进数量逐年缩减,并不意味着北京将关闭人才引进的大门。张祖德强调,优质人力资源还是要做加法的,对于高端优秀人才,包括优秀大学毕业生,北京是大门敞开的。此外,张祖德也表示,作为人才引进的固定科目—专项人才引进,目前在北京的进京指标中比例还是相对固定的,一般都占约一成,即2000人左右,其中包括公务员考试录用、大学生村官、科研助理等。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