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北京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各行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怎样降低疫情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如何在后疫情时代谋转机、求发展?本网推出“复工复产北京计”系列报道,展现疫情之下北京各行业复工复产的现状以及后疫情时代如何转危为机,谋求新发展。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医药行业不仅是身处其中、与战疫最为紧密的行业,更面临着防疫物资需求暴涨带来的生产和科研压力,医药行业的复工复产不仅极为重要而且面临严峻挑战。。在5月17日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副市长、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医疗保障组组长卢彦透露,经过努力,北京市口罩日产量从0猛增到1200万只,防护服日产量从0套增加到3万套,不仅满足了自身需求,还支援了其他省区市及海外出口。
从疫情之初的医用防护物资匮乏,到现如今的储备充足。这场“战”疫中,北京众多医药企业加速复工复产,在疫情大考中历练成长、创新发展,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彰显着北京医药企业的硬实力。
驰援武汉 鏖战72小时展现“医药担当”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1月30日凌晨,北京华克医疗总部接到了华中团队的紧急电话——举国上下关注、为阻击疫情建设的雷神山医院,在CT机房辐射防护建设中遇到了困难,急需专业防护厂家驰援。
根据国家的规划,医院必须在2月5日投入使用。这就意味着2月4日前必须完成若干机房的四面墙体及顶面防护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