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引领“数智生活”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22-02-22
0

  在北京谈科技创新,您或许听说过“三城一区”的规划布局。

  按照《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所确定的北京“三城一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定位和方向,“三城”的规划布局为中关村科学城打造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怀柔科学城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未来科学城打造全球技术创新高地、协同创新先行区、创新创业示范城;“一区”特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经开区”),其发展目标是朝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的方向努力前行。

  今年,北京经开区迎来30岁生日,三十而立的北京经开区,坐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装备制造产业四大主导产业。近日,商务部完成了2021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北京经开区在全部217家国家级经开区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苏州工业园区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去年全年,北京经开区运行情况总体平稳,其中,GDP达到2666亿元,同比增长28%;完成工业总产值5600亿元,同比增长62.7%;固定资产投资达460亿元,同比增长17%;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289亿元,同比增长27%。”谈及此,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张继红如数家珍。据他介绍,成绩的取得,源于北京经开区在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产业等领域下了“先手棋”,不仅着力突破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还积极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不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为充分诠释“先手棋”,张继红提到了4个“聚焦”。

  一是聚焦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数字经济发展根基。

  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建有5G基站1374个,基站密度每平方公里22.9个,是全北京市水平的6倍。“我们率先实现5G全区覆盖,全力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核心区400公里的道路305个路口实施全覆盖,搭建完成高级别自动驾驶城市高速公路实验平台。”张继红表示。

  二是聚焦产业集群,引领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据张继红介绍,北京经开区注重企业培训,汇聚京东、京东方、中新国际等龙头企业,形成信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机器人等高精尖产业集群,以基础软硬件和产业系统集成以及信息安全技术作为主线,引进龙芯、浪潮等150多家新兴企业,覆盖核心芯片、核心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整机、系统集成等信创产业链,初步构建起了信创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

  三是聚焦核心技术,营造数字经济创新生态。

  在高端汽车领域,北京经开区依托两个国家级创新中心(即国家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中心、国家智能网络系统产业创新中心),赋能智慧汽车发展。自动驾驶在开发区发展速度很快,每天在路上的无人驾驶车有300多辆,包括京东无人驾驶的小物流车可以贯穿各个园区卖早餐、中餐。同时,京东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也在依托供应链京东零售、京东物流、京东科技助推行业生态降本增效。

  与此同时,北京经开区还支持中芯国际,联合清华、北大、中科院推动产教融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集成电路在国内占有重要位置,包括CMOS芯片、存储芯片的产能和体量实现双优,助推国家芯片安全再上层楼。

  四是聚焦数字技术赋能,深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张继红表示,北京经开区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面改造,支持小米、京东方、奔驰等企业建设,园区拥有60余个智能制造标杆工厂,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深度融合。同时还培育了38家专精特新企业,现在开发区里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无人车间、无人驾驶汽车,特别是无人驾驶汽车在开发区范围经过了一系列的规则考核,已进入试收费运行阶段。

  “可以说,数字技术正在成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引擎、高水平置业的大脑、高水平生活的核心。”张继红这样说。

  而据我们了解,“十四五”期间,北京经开区还将建成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先行区,打造科文融合产业样板区,积极推进国家高新视听产业园和“5G+8K”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力争到“十四五”末,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收入突破千亿元,打造首都科文融合产业样板区。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