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齐鲁样板省会标杆正在崛起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成都
发布时间: 2025-07-01
97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近年来,济南市各县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引育并举,把高端人才引进与本土人才培养统筹结合了起来,构建起多层次、全链条的乡村人才队伍。其中,济阳区引进了省农科院的8位专家挂职各个乡镇的科技副镇长,平阴县公开招考乡村振兴助理员,市中区在奖优评优上向农业人才倾斜,商河农民“出了地头进课堂,出了课堂下地头”,全省首家乡村振兴培训学院落户长清区。

  省农科院8位专家

  济阳挂职科技副镇长

  8月17日,济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进优秀科技人才座谈会召开,安排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选派的优秀人才到镇(街道)挂职科技副镇长(副主任)工作。

  “选派科技副职挂职,是济阳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程的重要举措,既缓解了济阳农业科技人才不足的问题,也为农业专家搭建了科技实践与创新的平台。”济阳区分管农业的副区长白宝强说。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济阳区通过了解各镇(街道)人选需求情况,率先在全市开展了选派科技人才到镇(街道)挂职科技副镇长(副主任)相关工作。本次到济阳镇街挂职科技副镇长(副主任)的8名同志是从省农科院优中选优推荐出的骨干人才,综合素质高、带动作用强。挂职干部表示,挂职期间将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为镇(街道)出力献策。

  “我们镇有1000亩大枣,政府就给我们派来了一位枣树研究所的博士挂职副镇长,我们的大枣产业不愁发展啊!”垛石镇镇长姚敬民非常赞成这一政策。

  平阴县公开招考

  乡村振兴助理员

  11月25日,平阴县“乡村振兴助理员”笔试圆满结束。记者从平阴县有关部门获悉,从今年5月平阴县孔村镇率先试水考录18名村务助理,到今年11月全县公开招考82名乡村振兴助理员,仅仅半年时间,平阴县为破解人才振兴课题率先开辟了一分试验田。

  今年初,孔村镇引入“服务型”“创业型”两种村务助理人才,从5月27日发布招考公告到7月16日公示期满,孔村镇共引进符合条件的18名服务型人才,全部下放到所在村工作。

  据介绍,平阴县委一直关注着孔村镇村务助理员的探索工作,县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始终给予政策、方法的指导。经过半年来的运行和观察,今年11月,县里认为时机成熟、可以在全县推广了,专门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82名乡村振兴助理员。这82人全部面向平阴籍大专以上学历青年人才公开招考,年龄限定在35岁以下,服务期3年,按照“村用镇管”的方式考核管理,参照镇(街道)同类事业岗位落实待遇,考核不合格的解除合同。

  此外,平阴县委、县政府还研究出台了《关于实施“平阴英才计划”、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该政策从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推进人才载体平台建设、实施人才回引行动、优化人才服务环境、落实人才优先发展保障等方面提出了17条具体措施。

  市中区在奖优评优上

  向农业人才倾斜

  11月底,记者从济南市市中区有关部门获悉,市中区不断在乡村人才的引进、激励、保障、服务、评价等方面出硬招、出实招、出新招。今年6月,市中区人才办牵头成立文件起草组,经过征求意见、收集建议、反复修改等程序后,目前已形成确实有效的乡村振兴人才支持政策。具体而言,市中区结合乡村人才数量与结构体系,要求到2022年,基本构建起乡村人才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人才培养、引进、服务、评价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基本建立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乡村人才引入、培育、激励体系。统筹抓好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农村专业人才、农村乡土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等五支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抓好提升乡村人才队伍素质能力、汇聚乡村、构建引才用才机制、创新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环境、强化措施保障等重点工作,让更多的人才愿意留在乡村、回报乡村。

  同时,市中区加大了真金白银“硬投入”,今年以来,市中区在奖优评优上向农业人才倾斜。通过开展“各领域优秀人才”评选工作,市中区大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五支人才队伍建设,对入选者给予每人每月生活补助,在评选人数上向农村实用人才倾斜。同时,市中区对于入选省、市“乡村之星”的人才,直接纳入“各领域优秀人才”管理,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尽显所能。

  商河农民

  出了地头进课堂

  11月底,记者从商河县有关部门获悉,商河县深入实施“人才兴县”战略,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实施乡村带头人培育、乡村人才学历提升、绿领培育、乡村旅游人才壮大、乡土文化人才繁荣、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乡村人才回流、乡村巾帼兴业、“麦丘乡村之星”选拔等人才行动,做好各类乡村人才的引进、培育和使用,扶持培养一批农业带头人、乡村绿领、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各类人才,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全面构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体系,实现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商河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霍仁禄告诉记者,如今,商河县补贴200万元建成了20个集教学、科研、实践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对全县农民进行培训,让花农、菜农、养殖户等第一时间获取新技能,真正实现了农民“出了地头进课堂,出了课堂下地头”。

  首家乡村振兴培训学院

  落户长清

  11月20日下午,山东交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揭牌仪式在长清区万德街道马套村举行。据悉,这是我省首家乡村振兴培训学院。

  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是全省首家以乡村振兴为主题、面向广阔农村、广大乡村居民的社会化、开放式的学校。培训内容涉及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乡村产业发展历程,乡村干部治理能力提升、乡村文化建设,特色小镇、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以及一二三产融合、跨界合作等。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乡村振兴培训学院主校区设在长清万德马套村,在各乡镇设立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分校区,并在若干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美丽乡村精品村、民宿发展重点村设立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实践基地,提供党员干部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等模块化培训内容,分校区及实践基地的相关教学工作由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统一安排。

  多彩乡村,未来可期,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齐鲁样板省会标杆正向我们款款走来。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