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成都市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群体逐渐走上经济舞台,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他们的成长,成都市工商联肩负市委、市政府的重托,密切关注他们的发展趋势,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并开展了专题调查研究,形成了题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思想政治引导与成长规律研究——以成都市为例》的调研报告。
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成长
党委政府重视关心
“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是成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其健康成长和思想政治引导直接关系到成都经济发展的道路抉择和价值追求,在经济新常态下,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改革开放后涌现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纷纷步入退休年龄,出现了“民企二代”和自创型青年企业家共同组成的新生代民营企业家。
去年5月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要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关注他们的思想,关注他们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引导,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做到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
对于成都非公有制经济在围绕成都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成都市委、市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评价,并打造了多个平台引导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
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提升自我
系列培训助力
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要注重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培养,引导他们继承发扬老一代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加强民营企业家思想政治引导的重要意义。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和教育有利于民营企业家认清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显著特征,增强干事创业的动力,抓住发展的机会,处理好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为了落实好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对非公经济人士的关心,更好地引导新生代企业家参与成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都市工商联积极组织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今年两会后,市工商联及时组织全市工商联系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帮助广大民营企业家深刻理解“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等政策要求,使大家进一步坚定了发展的信心。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成都市的各区(市)县工商联、直属商会也认真开展了一系列学习贯彻中央重要讲话精神活动。
今年10月,为期6天的成都市工商联“新生代民营企业家专题培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举行,来自全市40余名优秀新生代民营企业家通过借鉴新加坡先进理念落地苏州的成功经验,帮助引导我市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加快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动能,投身创新创业。据了解,成都市工商联今年继续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由主体培训、专题培训、特色培训、基础培训和合作培训构成的系列培训活动,先后举办了“弘扬井冈山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成都民营企业创新创业”专题培训班和“重要财税法规宣讲与解读”、“企业战略转型成本管控”等培训,同时在区(市)县工商联和直属商会中开展基础特色培训项目42个,与“中欧国际商学院”成功举办了2016年成都企业家“中欧行”培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按照计划,今年全年组织培训民营企业家6000人次。
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
多层面建议促进
调研报告显示,成都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政治敏感度很高,关注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的变化,政治认同度较高。被调查者对社区的关注度较高,47%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回馈社区对提升产品销量”有很大的作用”,93.3%的人非常愿意、比较愿意和愿意参加公益性活动,94.9%曾参加捐款。“民企二代”在财富增值方式、经营方式、产业选择和传承理念上与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存在不同程度分歧。例如,在传承理念上,更意愿选择引进职业经理人,而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则更倾向于家业传承。
如何在新常态下促进成都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健康成长?调研报告建议,提升自身整体素质是培养和造就成都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根本。一是要提升综合知识,二是要提升各项能力素、三是要塑造卓越的品性。
同时,调研报告建议建立起政府与企业家之间的亲情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把民企耗费的非市场性成本降低到最小,引导“蜀”文化因素促进民营企业家成长,培育具有蜀文化特色的成都企业家精神,形成新一代蜀商群体。
调研报告认为,建立民营企业家职业化队伍有利于促进成都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同时建议把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教育培训纳入到人才工作的整体规划,依托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等机构和培训中心,由相关部门和组织负责具体实施。根据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具体情况及产业特点,建立有针对性的分层分类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培养力度,把优秀的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团结、凝聚到党的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