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成都产业新政五十条”系列新闻发布第六场——“成都市促进产业发展的住房保障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成都市房管局研究制定了《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的人才安居工程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目的就是让广大人才都能住上房、住好房。
连日来,成都紧扣“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目标和产业发展方向,紧贴产业和企业等用人主体的人才需求,紧盯引才难、育才难、留才难等问题,区分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不同人才群体构建体系、分类施策,大刀阔斧推新政,紧锣密鼓聚人才,刷爆了朋友圈。
这轮人才新政推进动作快、工作落地实,一经部署,优化人才落户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立蓉城人才绿卡制度、开展全民技术技能免费培训等12条具体措施便迅速落地,将成都“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决心意志展露无遗,让无数人才奔赴而来。人才新政实施5天便有2000余人成功落户,大家凌晨5点便在公安办证中心排起长队等候,这是何等的一个火爆场面,完胜了这个炎热夏季的阵阵热浪。
人才集聚效应正在持续发酵、巩固放大,人才来了以后,住房的问题无疑是最为紧迫的问题,外地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来成都应聘,可享受青年人才驿站7天免费住。急需紧缺人才,成都还专门提供人才公寓租赁服务,租住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满5年,经审核仍符合人才公寓准入条件且绩效评价合格的,更是可以以入住时市场价格购买该公寓。而人才公寓选址布局,那是十分讲究的,既要“交通便捷”,还要“配套设施完善”,品质毫不含糊。同时,成都还在产业新城建设配套租赁住房,由各区(市)县政府根据企业和项目情况,按市场租金的一定比例提供给产业高技能人才租住。鼓励用人单位按城市规划与土地出让管理有关规定自建人才公寓,提供给本单位基础人才租住。
这次新发布的《细则》,明确要科学透明地组织房源租售,全力构建最公平最人性化的住房租售制度,给选择成都的各类人才进一步吃下“定心丸”。未来五年,成都将建设人才公寓和产业新城(工业园区)配套住房2769万平方米,约35万套。仅2017年就将开工建设各类住房项目共37个、总建筑规模590万平方米,约8万套住房,其中拟8月底前开工的有15个项目,约5万套住房。各类人才通过人才安居信息平台,即可在线注册登记,完成网上申请、受理审核、房源租售入住、后期管理、退出管理等一系列相关业务流程。
加上成都众所周知的独特“软实力”,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开放包容的人文底蕴,秀美怡人的生态环境,吸睛无数的无尽美食,成都,无愧是一座让人才愿“来之”更愿“安之”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