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我的故乡,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希望把最好的带到家乡。”对于成都万达城,王健林有一个“世界级”的构想:努力把成都万达城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旅游项目、世界文化旅游产业的集大成者。
成都市也有着同样的构想。成都将与万达集团一道,努力把成都万达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中国唯一”的世界级文化旅游城、世界旅游新地标。
其实,从业态上看,成都万达城已经代表了世界旅游项目的最高水平。作为万达集团在成都布局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文化旅游项目,2018年底成都万达城开业后,可直接创造3万个就业岗位,预计年接待游客300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50亿元。
成都万达城创新性地实现了旅游与科技的结合,以及旅游和文化结合。在王健林看来,文化与科技元素的大量融入,使万达旅游城有了更高的旅游层次。“人就沉得下来,不会当天来当天走。”他设想,成都万达城建成后,人们在滑雪乐园可以玩一天,然后看场秀,晚上留下来,第二天再玩冒险乐园和惊悚乐园,这样至少可以住两个晚上。“让人们留下来,让人们感觉不一样,而且愿意掏更多的钱。”
万达项目的预期是带给成都每年至少新增50亿元的旅游收入,对于整个成都旅游市场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期待的增值部分。
因此,万达项目将会成为“区域价值发动机”成为了业内普遍认同的观点。成都万达城将会对成都市旅游产业发展起到快速拉动作用,并将促进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和发展。
事实上,随着传统引擎逐步弱化,近年来,成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2014年,成都市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124.7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2.4亿元,增长12%。目前,境外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而在成都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中,工业类占38%,服务业类占60%。在服务业领域,主要涉及金融、物流、商业零售等领域。
如今,成都正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培育本土的现代服务业。早在2012年,成都市就已经宣称将在2015年将成都打造成“现代服务业区域性中心”。此后,在成都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始终将现代服务业作为当中的重点领域。
在2014年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后,成都市2015年的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将现代服务业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目前成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阶段,现代服务业将作为未来经济的支撑。”
当前,成都面临着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天府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等系列重大机遇,正在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这将为万达集团等众多企业在蓉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盛毅对成都如何发展现代服务业有着十分细致的思考。在他看来,发展现代服务业还需要充分体现商圈的建设,才能实现真正的国际化。“这些环境建设表现在开敞的空间,具有生产力的环境,高效率和方便的交通设施,配套的公共服务,国际的营商氛围,国际的舒适的购物旅游和环境。”盛毅称。
盛毅表示:“这需要更好地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发挥大企业的龙头企业,创新商业模式,鼓励商家的信息化建设,打造政府引导加配套和企业主导加创新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