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我市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实施“十三五”规划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年。我市将切实按照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市委“157”总体思路,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大逻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稳中求进”为工作总基调,以创新引领、工业强基、服务业提升、融入“一带一路”、城建攻坚、美丽成都“六大行动”为抓手,凝心聚力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昨日,在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召开前夕,600余名市政协委员集中视察了成都国际铁路港、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菁蓉镇、成都科学城、地铁5号线交子大道站等点位,途中还车览了环城生态区,详细了解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这是今年我市两会的一个创新,市政协委员们通过深入一线充分了解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将在政协会议上更有针对性地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新的一年,新的征程,新的愿景……参加视察的市政协委员们纷纷表示,感受到了成都发展的澎湃活力,将认真履职,更好地融入成都市中心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宏伟蓝图。
点位1 成都国际铁路港
项目名片
成都国际铁路港是四川省唯一的国际铁路货运枢纽,也是成都市规划的交通枢纽及现代物流功能区,作为成都向西开放的“使者”和“载体”,承担着促进中国西部与中亚、中东、欧洲和独联体国家经贸往来,提供稳定、快捷、安全物流通道的重任。
现场直击
昨日,市政协委员们来到国际铁路港,参观了这座成都对外交往的“桥头堡”。一张以成都国际铁路港为陆上坐标,内可辐射东西南北、外可横跨欧亚大陆的路线图吸引了众多委员的眼球。
而在宽敞的集装箱中心站,中欧班列、中国铁路……各式集装箱整齐摆放,“肩负”着将“成都造”输送到世界各地的职责,正蓄势待发。
即时访谈
市政协常委温建平
“何谓天险变通途?我在成都国际铁路港看到了答案。”市政协常委温建平说,成都作为群山环抱的内陆城市,自古就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如今,作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战略城市,成都着力自身对外开放建设,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打造了国际铁路港这一交通枢纽,成为链接欧洲大陆的重要节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我们需要这样的枢纽,来与世界对接。”
市政协委员许敬
“早就听说过这里,今天是第一次到现场看,感觉很震撼。”参观完成都国际铁路港后市政协委员许敬表示,蓉欧快铁的运行具有颠覆性的作用。就成都产业发展而言,不沿江、不靠海是短板,因为这对进出口要求比较大的产业影响很大。但有了蓉欧快铁以后,既能很好地融入 一带一路 战略,也对下一步产业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点位2 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项目名片
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中国铁路城轨地铁车辆生产维保及零部件研发销售、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铁路客车检修等业务,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技术中心。项目以建设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基地为目标,全力打造西南地区重要的轨道交通整车制造基地,轨道交通装备维保和检测基地,轨道交通装备出口服务基地。
现场直击
在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这个占地1000余亩,高度自动化的园区引人关注,委员们对最关心的生产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机车厂自动化运行、精益制造理念等“点赞”。走进生产车间,7号线列车、有轨电车……这些即将成为成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的分支,在不久的将来穿梭于城市之间,服务于市民绿色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备受委员们的期待。
即时访谈
市政协常委林金辉
在市政协常委林金辉看来,成都秉持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理念,已经进入轨道交通全面加速建设时期,中车项目作为全市轨道交通产业版图中重要组成部分,将为我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市政协常委李绍明
市政协常委李绍明认为,成都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引进中车这样的高端项目对制造业各环节及产业发展将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他建议,高端制造业要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提高其附加产值,增加竞争力。
点位3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项目名片
神龙汽车成都项目由东风汽车公司和法国PSA集团共同投资建设,是东风神龙继武汉一、二、三工厂之后,在国内建设的第四工厂。项目采用免中涂、绿色前处理、干式喷房等技术,建设有冲压高速压机、焊装全自动化等先进生产线,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是东风神龙公司建设的全球绿色标杆工厂。
现场直击
走进神龙汽车厂参观分装车间。映入眼帘的是身着统一制服的工人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的身影。底盘分装线、底盘与车身自动分装平台、零件集配区、车门分装线、风挡玻璃分装区……每个生产区内、每条生产线上,高度自动化的机器设备不停运作,正合力把各汽车部件组装成形,为每小时生产30辆新车的“成都速度”凝心聚力。
即时访谈
市政协委员杜际鹏
市政协委员杜际鹏认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起点高、年产高,有力地促进了成都汽车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打造产业集群。他建议:汽车企业应加强合作,互相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市政协委员卿光亚
“神龙项目的智能制造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其先进的现代化生产技术和高度的自动化生产水平可比肩欧洲标准。”市政协委员卿光亚表示,希望能组织职业技术学校相关专业学生到该厂进行实地参观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
点位4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名片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主要包括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新型显示器件及组件、其他电子元件,及相关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培训咨询等。公司目前拥有一条正在运营的第4.5代TFT-LCD生产线和一条建设中的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2016年预计实现产值28亿元。
现场直击
走进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公司,一台台液晶显示屏吸引了委员们的注意力。其中,一个如橱窗玻璃一样的显示屏,正在滚动显示塑花式粉彩拱手俑,舞姿引得委员们拿出手机频频拍照。“公司目前拥有一条正在运营的第4.5代TFT-LCD生产线和一条建设中的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在柔性屏、超高清显示屏等产品前,委员们观看了演示,了解6代液晶面板生产工艺流程,用放大镜贴着玻璃面板观看里面的电路。
即时访谈
市政协委员喻筠
刚参观完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先进的生产流程,市政协委员喻筠连连感叹,这么先进高端的产品和技术,能够落户到成都,体现了成都的实力和地位。成都的政策环境和配套设施的建设,都给大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基础。
市政协委员于代松
“京东方拥有核心技术,能大规模产业化,引领形成产业链。成都拥有京东方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是成都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在市政协委员于代松看来,应进一步研究释放京东方的产业链带动能力,释放京东方的产业链附加值,降低成本,优化产业效益,带动京东方周围簇拥型企业的发展。
点位5 菁蓉镇
项目名片
郫县菁蓉镇是成都市打造的3个重点众创空间引领区之一,立足县域高校资源富集、产业配套设施完善、创客空间载体充裕的比较优势,坚持国际化标准、市场化运行、专业化服务理念,沿循“科教融合、军民融合、产城融合、区域融合、工研融合”发展路径,致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客小镇。
现场直击
刚刚步入菁蓉镇,委员们就被广场上空炫酷飞翔的无人机吸引了目光。随后,在集中详细了解菁蓉镇在、无人机、新材料、生物医疗、信息安全、互联网+、文化创意、虚拟现实技术等领域产业发展现状后,委员们对菁蓉镇火热的双创氛围、前沿的高新技术、活跃的创客天堂赞不绝口。
即时访谈
市政协委员乌红丽
初次来到这个享有“创新高地、创客天堂”盛誉的地方,市政协委员乌红丽表示,一直知道成都的创新创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此次在菁蓉镇更是亲身感受到了成都浓厚的双创氛围,菁蓉镇是众多创客的天堂,成功的摇篮,更是成都双创飞速发展的最佳范例之一。
市政协委员王雁
市政协委员王雁在体验了一系列“高精尖”后表示,对成都创业环境有了更深的理解,炫目的VR技术、无人机让她印象深刻,她要将此次的所见所闻与在国外学计算机的儿子分享,希望更多的海外留学年轻人能回到成都这片适合创新创业的热土开创事业,让更多人才投入到成都的双创大潮中。
点位6 成都科学城
项目名片
成都科学城规划总面积73平方公里,着力打造“西部创新第一城”,打响“创新为魂、科技立城”的牌子,成为西部创新要素聚集最多的地方。环兴隆湖规划布局了信息网络、生物医药、科学研究及应用转化、军民融合、国际合作、创意设计六大产业组团。截至目前,累计引进包括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在内的重大项目119个,总投资1607亿元。
现场直击
走进成都科学城规划展示厅,科学规划的沙盘夺人眼球,委员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成都科学城的未来是啥样?带着疑问,委员们欣赏了科学城的规划短片。据介绍,科学城计划打造成吸引央企、跨国公司科研中心和知名高校院所的集聚地,以后这里处处都是“高大上”企业。
即时访谈
市政协委员王振智
“科学城的规划起点高、标准高。”第一次来到成都科学城的市政协委员王振智连连发出感叹,他认为,这些项目启动将对成都创新科技推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市政协常委傅翔
谈及成都科学城未来的发展路径,市政协常委傅翔认为,成都科学城规划非常有前瞻性,产业布局走在前列。成都科学城布局打造成一个优质的平台,应更多地着眼于如何将相关人才、有影响力的项目、企业吸纳到这个平台上来,“我认为建立精准的人才培养体系非常重要。”
点位7 地铁5号线交子大道站
项目名片
作为贯通成都南北骨干线的地铁5号线,线路全长约49公里,是成都地铁第一条采用8A制式列车运营的线路。该工程从南至北穿越了主城区及规划新区,并先后下穿锦江、绕城高速、高速铁路、运营地铁线路等,对施工工艺要求极高。目前,交子大道站正进行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和交子大道站至市一医院站盾构施工。
现场直击
在地铁5号线交子大道站施工现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同时进行喷洒抑尘处理。项目负责人向委员们介绍了交子大道站的施工进度、安全质量管控等情况。“交子大道站全长270.5米……南北走向,预计2019年12月一、二期工程同步开通运营。”听着介绍,委员们观看了工地在线监控扬尘系统,又着重了解了我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成就,纷纷点赞轨道交通近年来为成都缓堵保畅所作出的贡献。
即时访谈
市政协委员陈东义
市政协委员陈东义谈道,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轨道交通是其中一张重要名片。纵观世界,巴黎、伦敦、东京等大城市,无一不拥有完善便捷发达的轨道交通线路网,因此,我相信,轨道交通会成为成都的骄傲,在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市政协委员曾华
站在地铁5号线交子大道站,市政协委员曾华感慨良多,她认为,成都飞速发展的地铁网络不仅为成都市民提供了更多便捷出行之选,更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推动力量。有了四通八达的交通,才能带来产业的发展、人居的舒适、旅游的便捷,也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到成都来,希望包括地铁在内的公共交通蓬勃发展,让更多市民分享轨道交通发展的“红利”。
点位8 成都市环城生态区
项目名片
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为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各500米及周边七大楔形地块的133.11平方公里生态用地。定位为市域“两环两山、两网六片”生态格局的重要组成,具备生态保护、水资源调蓄、景观农业、休闲旅游、农民增收、城市应急避难等功能。
现场直击
途中,委员们车览了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以生态优先、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思路,规划起点高,建设标准高,在保留 五朵金花 等郊野绿地、自然水体、现状农田和复垦耕地等本底基础上,恢复生态用地约33平方公里,实施了50多个各类生态建设项目……”据介绍,环城生态区建成了锦城湖、青龙湖一期、白鹭湾湿地、香城湿地等生态修复项目,创新实施了龙泉驿区天鹅村花田湿地等景观农田建设项目,形成约26平方公里的六片城市森林,建成了约240公里的“一环八联”环城绿道骨架,基本形成了环城85公里长、400米宽绿色生态景观空间。看着眼前的美景,听着环城生态区的建设情况,车览的委员们不禁感叹,“远山近水,草长莺飞,成都正用宜居宜业的环境,招揽更多的人才留在成都。”
即时访谈
市政协常委汪慧琼
市政协常委汪慧琼表示,环城生态区作为市域的“两环两山、两网六片”生态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生态保护、水资源调储、景观农业、休闲旅游等多重功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应有之义,也是成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理应高水平建好。
市政协委员彭良
市政协委员彭良表示,成都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拥有闻名天下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享有“天府之国”的美名;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又开启了环城生态区建设,水与城,城与人,人与水,在成都这座城市更加和谐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