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手机动一动手指,午餐就会自动送上门。自从在手机上安装了一款点餐APP软件后,解放碑某写字楼上班的余婷和同事们,几乎再也不用下楼就餐了。
线上点餐,线下送餐,餐饮业“O2O”外卖服务,受到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青睐。重庆某媒体对此的抽样调查表明,解放碑、观音桥、南坪等主城五大商圈的白领,有超过一半人每月在网上点餐10次以上。
易观智库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成交额超过120亿元。
面对这样一个蓬勃成长的新市场,重庆餐饮业,准备好了吗?
餐饮“O2O”市场风起云涌
位于南坪东路的“豁飘米线”店,每月的营业额在3万元左右。今年7月入驻知名餐饮“O2O”平台“饿了么”后,每月下单量在4000单左右,以每单13元起送计算,网上营业额就有5万多元。
尝到了“O2O”的甜头,餐饮企业蜂拥而至。
仅入驻“饿了么”的重庆餐饮店目前就有2000多家。“我们在重庆的商家数量月均增幅在30%以上。”“饿了么”重庆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
据悉,除了“饿了么”,美团网、“淘点点”等全国性餐饮“O2O”平台也相继入驻重庆。
“餐饮业‘O2O’外卖,已成为一种消费新趋势。”重庆餐饮业一知名人士告诉记者,百度外卖去年5月上线以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腾讯在去年和今年初相继投资了“零号线”、“饿了么”两家外卖平台;今年7月,阿里巴巴旗下口碑网宣布“淘点点”APP将变身为口碑外卖。
全国性外卖“O2O”平台抢占重庆外卖市场,重庆本土创业者也不甘示弱,“加班狗”、“密斯网”、“外卖大咖”等一批外卖“O2O”平台相继创建,甚至还有海归选择回渝网上创业卖盒饭。
此外,秦妈、乡村基等重庆知名餐饮企业则通过自建渠道试水“O2O”外卖,并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秦妈“O2O”模式推出第一年,该公司就做了3000桌个人火锅外卖、2000桌团体火锅外卖业务,还有大量的调料、火锅底料外卖,累计销售额达到了1000多万元。
全市目前到底有多少家餐饮店在做“O2O”外卖,市商委目前还没有统计数据。市商委电商处副处长王庆的感觉是“市场很火爆,很多人在做”。
“外卖‘O2O’给了餐饮升级无限的想象空间。它不需要场地,只用做好产品、服务,就可以接纳海量用户。”“加班狗”创始人杨程君算了一笔账,为100人提供餐饮服务,开实体店,装修、租金等至少要投入200万-300万;而用“O2O”外卖模式,基础投入大约30万,如果订单达到1000单,运营成本还可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