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重庆召开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5-09-22
107

  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自2006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9届年会,今年将迎来市长顾问团会议10岁生日。

  9年来,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CEO以其国际智慧、尖端思维,围绕年会主题,提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意见建议,为重庆的开放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今年9月20日,来自32家世界500强企业和6家跨国公司的CEO将和市长们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建设长江经济带与重庆开放发展”这一年会主题,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重庆开放发展贡献经验和智慧,让我们共同期待国际市场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认识和观点。

  第一届(2006年)年会主题:跨国公司投资战略与重庆产业承接

  重庆实际利用外资从2006年的6.88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106.3亿美元,外资结构逐年优化。到2014年,重庆实际利用外资连续4年保持在100亿美元以上,较1997年的9.8亿美元增长10.8倍。累计落户世界500强企业243家,全市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重庆多次在“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评选中位列前茅;《2015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中逾60%会员企业仍将中国作为全球首选投资地之一,重庆再次成为外资企业首选入驻的中国城市。

  第二届(2007年)年会主题:新物流时代的重庆选择:角色与策略

  重庆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结点。近年来,重庆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团结村铁路口岸和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先后获批,“三个三合一”开放平台全面形成,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运时和运费逐渐缩小。重庆已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长江经济带的西部中心枢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产业腹地。

  第三届(2008年)年会主题:科学发展: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方式

  2010年,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花落重庆。近年来,重庆陆续推进8个方面重点工作、制订了41项行动计划、启动了28项示范工程,2014年6月正式开市交易碳排放权,初步建成我国西南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城市。到2014年,重庆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20%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8%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1%,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达到356万公顷和19770万立方米,分别比2005年新增约110万公顷和8600万立方米,提前一年完成试点任务。

  第四届(2009年)年会主题: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的路径与策略

  作为中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近年致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构建开放型经济格局。今年全国“两会”上,重庆代表团正式提交建议,呼吁国家层面支持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当前重庆已具备建成内陆开放高地的良好基础——已形成三大交通枢纽、三个一类口岸、三大保税区“三个三合一”内陆开放平台,具备全国一流网络通讯平台、良好金融环境和雄厚产业基础。2014年,进出口超954.5亿美元,增长39%;实际利用外资106.3亿美元;服务贸易131亿美元,增长25%;实际对外投资超11.14亿美元,增长10.24%。

  第五届(2010年)年会主题:重庆: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创新

  近年来,伴随着重庆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基础日益坚实,金融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以金融结算为特征的长江上游区域性金融中心雏形初显。2013年,重庆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意见》。2014年,重庆金融业运行良好,实现增加值1225.3亿元,同比增长12.3%,占GDP比重提高至8.6%。其中,地方融资规模5667.5亿元,增长10.2%;贷款余额2.06万亿元,存贷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证券化率超过40%,提高9个百分点;保费收入增速提高5.8个百分点;要素市场年交易量增长了4.4倍。同时,银行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45%的低位,“全牌照”机构体系扎实推进,新兴金融业态发展良好,金融改革、开放和创新都取得了新进展。

  第六届(2011年)年会主题:城市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全球化背景下云端智能城市发展

  为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庆大力实施“云端”计划,一方面通过整机加零部件垂直整合,创新内陆加工贸易发展方式;另一方面以发展云计算处理中心为突破口,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初见成效。近年来,重庆信息建设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升级为国家骨干网直连点,互联网出口带宽提升到3600G。2014年,电子信息终端产品产量达2亿台件。其中,笔电占全球总产量三分之一。2013年,市政府出台《重庆市行动计划》,在全国首次提出全产业链的总体目标。

  第七届(2012年)年会主题:重庆企业走出去战略:海外投资的困惑与对策

  近年来,重庆企业海外投资逐渐活跃。制定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境外投资规划《重庆市对外投资规划纲要》,建成700多亿美元对外投资项目库。创立重庆市首个海外并购基金和海外矿权交易中心,促进并购境外股权资源。建立“走出去”支撑体系。设立“对外承包工程联盟”,带动富余产能和上下游企业抱团“走出去”。力帆投资俄罗斯汽车整车厂、振发能源收购STR进军美国光伏市场、方德集团投资老挝现代化城市综合体项目……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实际对外投资占比达到56.1%。

  第八届(2013年)年会主题:城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重庆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生活质量为关键,以提高管理与供给效率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2014年底,重庆市政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实施意见》。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2991.40万人,同比增加21.40万人,增长0.7%;城镇人口1783.01万人,同比增加50.2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6%,同比上升1.2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63%。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单位面积的人口承载能力、经济产出强度进一步提升。

  第九届(2014年)年会主题:智慧城市和时代

  重庆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进展顺利,已建成12条直达国际出入口局的数据宽带专用通道。2014年,重庆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使我市成为国家通信网络架构中10个一级节点之一;同年,重庆入选全国首批80个国家级信息惠民试点城市,重庆南岸区、两江新区、永川区、江北区和渝中区等地和平台也先后入围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今年6月,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应用平台“在重庆”上线,重庆首个交易中心将于10月上线,并将成立中关村(重庆)产业联盟,重庆将成为国内的数据高地。

  第十届(2015年)年会主题:“一带一路”战略,建设长江经济带与重庆开放发展

  重庆是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国家中心城市,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也是“渝新欧”国际大通道起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赋予了重庆一系列新机遇,对重庆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届年会中,市长和市长顾问们将围绕如何抓住新兴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对接自贸试验区战略、提升“渝新欧”大通道聚合与辐射力、“走出去”与“引进来”互动发展、构建多元高效融资服务体系、打造良好投资软环境和提升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等分题展开深入交流讨论,为重庆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寻找合作空间和发展契机。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