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创行动助力临空经济发展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5-08-25
155

  在渝北区茨竹镇放牛坪村,刘明华正在果园里查看梨树的生长情况。今年39岁的他曾经在外打工10余年,当年走出家门决心再也不回家种地的打工仔,不仅心甘情愿地回来了,而且靠家里的几颗梨树,成了村里有名的“种梨大户”。

  在渝北区,像刘明华这样的打工者,华丽转身为“创客”的例子不在少数。去年以来,渝北区通过实施产业创新、 百姓创业、 环境创优的“三创”行动,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激发市场活力,为临空经济发展再添腾飞之翼。

  1、产业创新 深挖“临空”内涵

  7月16日,中国最大的孵化器清华启迪创新孵化器和美国硅谷最大的孵化器Plug&Play双双签约落户渝北,与渝北区共同打造4.0版本孵化器,将以“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硬件、、医疗健康等产业为重点,开展国际协同孵化。这正是渝北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奠基之举。

  “渝北已经进入到经济发展依靠创新驱动这个阶段,能不能把经济的发展转到依靠创新驱动这个轨道当中来,这直接关系到渝北能否打好‘临空’牌。”渝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渝北正在全面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和集聚化发展,逐步形成汽摩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创新型产业集群。

  据介绍,为了激发创新活力,渝北区正在探索一种创新驱动新形式,即鼓励发展集初创企业、创业投资公司于一体的创业孵化基地,按照“孵化+投资”模式搭建创新平台,目前已建成节能环保、传感器件等创业创新孵化基地6个,MEMS中试基地1个。

  与此同时,为提高创新积极性,渝北区拿出“真金白银”鼓励产业创新。

  一方面,对经市级及以上认定的新产品实现产业化且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每个新产品按10万元的标准一次性奖励企业主要负责人。对经认定的每项关键性新工艺,按5万元的标准一次性奖励研发人员。预计到2016年,该区新开发20项以上战略性新产品和60项关键性新工艺,建成全市最大的技术创新基地。

  另一方面,渝北区还专门拿出资金奖励专利申报和发明,激励企业发明创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打造更多“渝北造“品牌。该区探索建立分离与融合双机制,推进企业研发机构法人化,变成本中心为利润中心。 预计到2016年,渝北区研发投入将占GDP比重达3.5%以上,在全市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区和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