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锐重庆猎头8月12日报道:重庆大足区教委主任覃伦富:教育扶贫重在落实,大足区从做好最基本的保障做起,保证每个乡村孩子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保障孩子能在干净整洁的食堂内吃上香喷喷的饭菜。为此,大足区大力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投入3800余万元实施“爱心鸡蛋”、“爱心牛奶”、“爱心午餐”,投入600万元左右发放贫困生生活补助,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年享受学生达14万人次。
重庆日报: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是教育扶贫的重点,本区域如何确保全覆盖?
大足区教委主任覃伦富: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为贫困学生家庭解除后顾之忧。
大足区自去年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以来,很短时间募集资金3200万元,同时实施“暖冬计划”和个人资助29万元惠及223人次。今年上半年通过“中益奖学金”、“关爱留守儿童”、“特困个人资助”等已资助300余名师生66万元,预计全年投入100万元。此外,统筹协调区府办、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团区委等相关部门实施贫困大学生入学的8项资助活动。
南川区教委主任崔志有:南川区认真落实各项财政资助资金,上半年共办理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等四大项,资助金额1502.7995万元,资助学生20581人次。
学生资助也要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不久前南川新出台学生资助政策,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群体的资助力度。此外,针对大学生除了新生入学资助等举措,南川还积极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014年办理助学贷款2692笔,是2007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的27倍。
为了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投入2000余万元实施了1.7万余平方米农村边远山区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设立农村教师津贴,按每月250至750元标准发放边远农村教师交通生活补贴,解决老师后顾之忧。此外,南川区还通过组建教育“律师团”、建立困难职工库、举行教职工运动会等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