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发展开放型经济优秀单位”、“湖南省出口十强县”、“湖南省外贸出口基地县”、“湖南省外贸强县”。多年来,长沙县荣获一顶顶开放型经济的桂冠。 长沙县委常委、副县长杨莉介绍,去年,长沙县获长沙市开放型经济一等奖,进出口总额一直高居全省榜首,成为全省外贸最集中的地方。一组数字印证着长沙县在全省开放型经济中的领军地位:
2014年全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1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占全市的25%、全省的10%,高于全省12个地州市,实现境外投资额5256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3424.48万美元。长沙县最新外贸数据显示,今年1-8月,长沙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7.14亿美元,其中出口10.07亿美元,同比增长49.89%。长沙县进出口总额在全省136个有实绩的县市区中排名第一。
长沙县在“南工北农”的发展布局中,坚持“兴工强县”的发展理念,坚持“产城融合”的发展方向,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县域南北功能分区基本形成,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国家级长沙经开区范围内有32家世界500强企业及蓝思科技、长城信息、千山药机等知名民企,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配件两个千亿元产业集群;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传媒、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开放型经济的业态发展基础良好。
实施战略突破 十大平台连通四海
打造大的开放平台,组成开放型经济的航母编队。
长沙率先实行功能分区,打造先进制造区、临空经济区、高铁会展区等“五大功能区”,以先进制造、现代物流、加工贸易、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产业为依托,以经开区、长沙空港城、高铁新城为支撑,大力发展临空、临铁经济,搭建十大对外开放型平台。
未来五年长沙县将大力推进十大开放型平台建设。加快空港城建设步伐,申报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实现黄兴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于2016年底投入运营;推动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早日建成;搭建长沙邮政跨境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空港快件中心;设立进口商品展示中心;发挥广联公用进口保税仓作用;努力完成黄花综合保税区年内获批;建立湖南出口农产品销售中心;申报出入境农副产品验放场及公路口岸。在长沙国际邮件监管中心启动个人进口物品类商业快件业务,实现与海关跨境电商监管系统对接融合。积极支持和引导企业参加境内外知名展会,提高国际市场开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去年,长沙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使得茶叶、食用菌等生态农产品出口实现免检通关,以日韩为主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为去年长沙县最大的贸易伙伴。东部开放型平台建设已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