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高新区6000万元大红包派给经济人才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6-02-26
89

  一个个顶层规划新鲜出炉,一批批全国领先研究院相继落户,一项项大奖纷至沓来,一块块国家级金字招牌接踵而至……去年是长沙高新区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开局之年,一年来,高新人齐心协力、戮力前行,全面开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各项事业多点开花。

  1 绘就创新驱动发展新蓝图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

  如何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麓谷的答案是:规划先行。

  长沙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设在高新区管委会,长沙高新区成立示范区建设专门工作机构——创新办,明确了牵头部门。顶层设计方面,《长沙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十件大事”》新鲜出炉,《长沙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5)》完成编写,并全面启动实施示范区建设首批54个先行先试示范项目。同时,在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建设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若干政策意见》中,在长株潭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的议题制定工作中,都有麓谷人的身影。

  2 开创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一批全国领先研究院落户麓谷

  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一批全国领先的研究院落户,将推进麓谷创新能力的提升。

  去年10月14日,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在麓谷成立。目前,该院已开展长沙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规划了长沙“13510”智能制造业务体系。去年12月8日,湖南航天新材料技术研究院落户麓谷,该研究院将倾力打造中南地区新材料研发领军企业、军民融合新材料产业孵化平台。此外,中科院天仪空间技术研究院等湖南省首批工业技术研究院的落户也备受瞩目。

  3 提升麓谷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企业获国家大奖

  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的同时,企业也逐渐得到认可,一项项大奖为麓谷人才、企业“加冕”。

  去年12月7日,湖南大学教授罗安当选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作为麓谷企业博立电气的负责人,罗安还曾获评2011年度的长沙高新区“突出贡献创新专家”。去年4月25日,高分子复杂结构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华曙高科,这是增材制造(3D打印)领域全国首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标志着长沙的3D打印技术水平走在全国前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圣湘生物、蚁坊软件、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三家麓谷企业榜上有名。在第十七届中国专利奖中,中冶长天1项发明专利获金奖,中联重科、方盛制药、圣湘生物等企业的6项发明专利获优秀奖并在省内成功转化。

  4 打造高端系列特色平台

  国家级金字招牌接踵而至

  去年,长沙高新区节能环保公共服务平台项目、长沙信息产业园智慧园区建设项目获批湖南省特色园区特色平台类项目,麓谷企业发展再添强力引擎。长沙高新区节能环保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涉及环保监测多个方面。长沙信息产业园智慧园区建设项目主要针对该园区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需要,建设长沙信息产业园芯城IDC机房、智慧园云服务平台。此外,高新区正积极推动国家新兴产业“双创”基地、军民融合示范区落户麓谷。

  5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中部首个省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挂牌

  去年12月8日,中部首个省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湖南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在高新区挂牌。该中心将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重点,面向湖南开展服务,同时辐射长江经济带,加快知识产权流转,并将推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各类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实现技术、人才、资本的高效对接。

  6 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结构

  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去年,高新区牵头和推进编制《湘江新区高端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和创新创意产业集聚区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谋划湘江新区高端制造和创新创意产业发展。

  作为湖南省移动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去年,高新区移动互联网产业交出一张漂亮答卷:新增移动互联网企业1083家,注册资本总额70.42亿元;移动互联网企业融资额23.87亿元,年产值比2014年的120亿元翻了一番。全区移动互联网企业累计达1693家。

  7 落实产业支持系列政策

  全年5000万元支持企业跨越发展

  去年,高新区积极兑现《长沙高新区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倍增发展实施细则》、《长沙高新区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扶持政策实施细则》、《关于印发〈长沙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扶持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长沙高新区支持创业咖啡发展实施办法》等相关企业支持政策,给予企业在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并购重组、人才引进、国际化等方面支持5000多万元。

  8 聚焦中小企业信贷需求

  风险补偿新机制破解融资难题

  去年,高新区出台《科技金融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将担保融资与信用保险融资纳入风险补偿范围,加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银行、融资性担保公司、保险等金融机构降低该类企业贷款门槛。此外,高新区新增北京银行、建设银行进入风险补偿资金合作银行范围,正在推进与长沙银行、交通银行等机构的合作。

  9 推动企业抢滩资本市场

  上市挂牌企业增至71家

  去年10月,高新区新修订出台的《长沙高新区支持企业改制上市实施办法》明确,在境内外上市、新三板挂牌上市的麓谷企业,高新区将给予100万元补贴;对企业挂牌湖南股交所标准板补助30万元,对企业按不低于湖南股交所标准板要求完成股改的给予5万元补助。同时,高新区与湖南股交所展开深度合作,实现500家优质企业在省股交所Q板挂牌并开设了国内首家区域股权市场上的行业专板——“移动互联网专板”。麓谷企业挂牌Q板的服务费用由高新区直接“埋单”。

  高新区多层次资本市场取得明显进展,去年新增的多喜爱、益丰大药房、华自科技3家IPO企业,占全省IPO新增企业的50%;新增华诚生物、辰泰电子等20家新三板企业,占全省新三板新增企业的1/3,占全市新增数的50%。截至去年底,全区境内外上市企业达3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2家。

  10 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

  创客空间达到12个

  迎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风,麓谷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的风潮。去年,全区众创空间数量达12个,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2000万元。去年,高新区发布了《“麓谷创新创业”引领工程行动计划(2015-2020年)》,制定了《长沙高新区支持创业咖啡发展实施办法》等扶持创业的政策。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