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从业人员目前缺口近2万,大连正面临旅游人才荒!该如何构建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日前在金州新区旅游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对此建言献策。
几乎每个岗位都缺人
本市旅游的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旅游人才需求,使人才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大连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宿伟玲表示,与其他行业中高级管理人才匮乏、低端基础性人员过剩不同的是,旅游服务行业几乎每个岗位都缺人,从高端到低端全线告急,中高级的“一专多能”的全能型人才和普通的专业人才更是吃香。
从旅行社方面来看,记者连日调查发现,中高级经理人、高级策划人员千金难求。由于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十分严格,不仅要求知识面广,还要精通外语,能吃苦,肯钻研,对于高级人才的要求自然“水涨船高”,要求有专业的经理资格证,熟悉一门以上的外语,要有优秀的管理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和不拘一格的创造能力,并且能不断学习以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
导游,特别是中高级导游和小语种导游更是各家旅行社争抢的人才。据一位资深人士透露,“人手不够”、“借导游”,这是旅游旺季时旅行社觉得最棘手的问题。导游是游客的直接服务人,旅行社出于对市场的考虑,要求导游不仅要形象好,口才好,还要有一定的外语会话水平,最好要能唱能跳,并具有较高的文化底蕴。现在,随着境外游客的涌入,对中高级导游和小语种导游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三四月份开始为五一储备人才
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旅游业人才流动十分频繁,3月到4月是跳槽高峰期,此时也是各旅行社与酒店储备人才的最佳时机。此时要为即将到来的五一黄金周做好人才储备,尤其对于导游、航空票务、服务员等流动性较大的岗位。
一家大型星级酒店招聘负责人说:“以前我们挑人,现在毕业生挑我们。 ”为了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很多酒店在招人时没有设定过多专业限制,只是将“有志于从事酒店服务业”这样的要求摆在第一条。另一家酒店招聘负责人表示,经理级别的主要是缺乏有酒店业从业经验的;客房服务员、餐厅服务员、前台接待、营业员、收银员等一线人员应聘的并不少,但是在不影响招聘质量的前提下,满足数量却非常困难。
多家酒店统计数据显示:服务员和营业员一直排在招聘排行榜和求职排行榜的前三位,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目前市场上,不管是尚处于筹备阶段的酒店,还是有相当年头的酒店,其发布的招聘职位从高层管理职位到基层一般员工都有。
专家给出应对方法
本市旅游的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旅游人才需求,专家指出,本市旅游人才缺口近2万人。为破解“人才荒”,专家建议,建立旅游人才与行业对接政策,支持增设烹饪专业、休闲学专业、旅游教师教育专业,并用工商管理理念发展旅游。
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要有创新,增进校企合作。“大连打造国际旅游城市,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是基础和关键。 ”专家给出具体解决办法:支持大专院校扩大旅游专业招生规模,加大对旅游教育机构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快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同时,实施旅游高级人才培养引进工程,优化旅游人才成长环境。这样便可会聚更多的旅游人才,推动本市旅游产业快速健康跨越发展。
人才培养为什么跟不上需求
旅游服务人才为何如此缺乏?金州新区旅游局负责人给出的答案是:人才培养跟不上市场需求。目前,许多旅游院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都定位在“全才”、“总经理摇篮”上,过高过宽的培养目标造成学生眼高手低。此外,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部分企业只想用人,不愿培养人,也不愿花代价去吸引高素质人才,或者留住人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也较少涉及职业培训、岗位设置,更不会帮助员工对职业生涯做出必要的规划。
观念和薪资也是限制人才进入该行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人认为,服务行业需要看客人脸色行事,比其他行业低几个档次。另外,一线员工的工作强度相对比较大,工作时间不稳定,如前台工作人员需要倒班等。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张璐璐
正是旅游淡季 泰国游给出“抄底价”
以往大热的东南亚旅游也处于年内低点,以泰国为例,目前每人团费降至3000元左右,中老年人成出游主力军。
昨日,记者在友好广场一家旅行社咨询厅看到,前来询问或预订出游计划的全是中老年群体。而旅行社摆出的宣传资料也主推“寻春色老友记”、“春季爸妈出游”等老年群体线路。一位前来预订赏花游的市民说:“我们几个是30年同学聚会,以前都是每年坐在一起吃饭,今年想换个方式,老伙伴们一起旅游庆祝。 ”在老年游行程中,多以10日左右的行程为主。旅行社表示,这是考虑老年群体体力有限,每天行程不宜安排过密,另外老年群体闲暇时间较长等特点安排的。
记者注意到,由于目前是旅游淡季,国内游、国际游的价格处于全年低点。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业内称为“全年抄底游”。以泰国为例,人均团费在3000元左右。“随着清明节小长假临近,旅游市场也会顺势升温。热点出境游线路预计会率先出现涨幅,而国内赏花游目前已经开始热销。 ”旅行社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