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我市对外贸易发展,昨天上午,由大连市外经贸局、中国电子商务中心联合举办的“2015大连跨国采购洽谈会”在大连万达希尔顿酒店举行。副市长卢林出席。
洽谈会邀请了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韩国、印度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国外优质采购商,与大连近500家企业进行洽谈对接,涉及机械、建材、五金工具、食品、工艺品、服装、照明、农产品(000061,股吧)等多个行业。
现场采取国际采购商与连企一对一、面对面的形式。在前期双方接触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洽谈。主要目的是让更多外商了解了大连、熟悉大连企业,扩大与连企贸易成交,使我市企业不出国门就能结识境外买家、获得出口贸易订单,从而帮助我市企业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培育我市外贸竞争新优势。经过一天的洽谈,现场签订合同及意向合同金额合计3.2亿美元。
副市长卢林到会并讲话。他表示,去年大连进出口总额达到645.8亿美元,占辽宁省60%,东北40%。而其中,全年实现出口294.8亿美元,进口350亿美元。大连不仅出口集中,对海外商品的采购能力也比较强。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尽管目前人民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连乃至整个中国产品出口利润偏低的现象,但对于多数海外采购商来说,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已经让大连制造、中国制造商品在国际市场价格优势逐渐减弱。“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土耳其——中国经济匹配中心主席阿德南先生向记者表示,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帮助土耳其一家涂料公司采购钛白粉原料,2008年,中国产钛白粉因为价格优势被列入采购清单。但此后的两三年间,中国产钛白粉的价格整整翻了一倍。到2013年,中国钛白粉已经失去价格竞争力。因此,他对大连出口企业支招:到当地建立、租用保税仓库或直接建厂,通过提升品质降低采购商的价格敏感度,同时应该走出去做推广。“在国外我们很少能看到中国产品的宣传,”阿德南先生表示,有的大连出口企业中文网站做得非常精美,但英文版却极其简陋,这样很难做到国际市场的有效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