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全球经济波动、国内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下,大连市今年推出了一系列惠及百姓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深化改革等重要举措。
从昨日召开的大连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大连市亿元以上投资项目达570个;积极化解房地产库存;新建30万个停车泊位、1000个充电桩、10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公租房租赁补贴5000户家庭;全部取缔建成区10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
目标:大连市今年计划经济增速6.5%-7%
今年,大连市将保持政府投资力度不减,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建设基金,设立产业引导基金,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等领域。在会上,大连市发改委主任刘维木表示,今年本市实施亿元以上建设项目570个,总投资1.6万亿元。将加快建立健全PPP合作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服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城建设施、水务、环境保护等PPP项目加快实施。
完成地铁1号和2号线二期工程,加快推进大连新机场、长海机场、旅顺中部通道等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大连湾跨海通道、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地铁5号、4号和7号线工程。加快推进总投资740亿元的恒力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55亿美元的英特尔二期项目、总投资500亿元的万达广场项目建设。全力推进“铁大线”输油管道安全改造工程建设。
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外贸出口增长6%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3.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
住房:化解房地产库存鼓励降低房价
在会议中,记者注意到,市发改委明确提出房地产去库存问题。今年,本市将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积极释放刚性购房需求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努力消化商品房库存。加快推进旧城区改造,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培育房屋租赁市场。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核心的住房制度改革,支持和鼓励开发商降低商品房价格,实施更加积极的落户、入学等配套政策。
在旧城区改造、改善百姓住房方面,今年大连将加大旧城区拆迁改造力度,完成棚户区改造8071套,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4000套,新增公租房租赁补贴5000户家庭。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民生:全市将建设300条室外建设路径
在民生方面,今年本市将新增公办幼儿园10所,扶持民办幼儿园“降价提质”普惠发展。新建农村教师集体宿舍400间,改造30所农村中小学供暖设施。实施农村“暖校舍”工程,完成16所农村中小学校舍保暖改造。
加快大连电子学校和大连市建设学校新校区建设。儿童医院新楼、友谊医院门急诊楼、市五院外科楼、市残疾人托养中心投入使用。对全市15处公园(绿地)、10个街道(乡镇)健身中心、15个健身广场、100个社区(村)配置健身器材,建设300条室外健身路径。
同时,将新建停车泊位30万个,新建1000个充电桩,在旅顺、庄河、花园口、保税区建设4个充电站。
就业:力争全年城镇新增8万就业人员
在推动小微企业、创新性企业发展方面,今年本市将进一步加大就业支持力度,加强财税、金融、产业、贸易等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的配套衔接,加大对小微企业新招用劳动者给予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小微企业带动就业能力。
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和失地失海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的政策和社会环境,建立政府引导的创业扶持基金,继续扶持创业孵化平台,大力发展第三方专业服务和“互联网+”创业服务,支持科研人员、大学生、境外人才在连创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全年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
养老:建设“医养结合”养老福利机构
在社会保障方面,今年本市将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全覆盖,按照国家规定适时提高保障标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
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养老福利机构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大力发展慈善事业。落实城乡低保标准科学增长机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五保供养标准。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
环保:取缔城区10吨及以下小锅炉房
在会议中,刘维木表示,今年全市将继续推进“蓝天工程”,开展供暖供热系统节能减排策略研究,全部取缔建成区10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升级改造20吨及以上燃煤锅炉,强化大气污染源治理设施运行全过程监控。
同时,实施“碧水工程”,出台《大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加强水源保护区周边涵养林建设,加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展“净土工程”,加强土壤污染综合整治和修复,加强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对森林、地质、海洋等生态保护和修复,积极推进国土矿山综合整治。重点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有效运营。
工程:推进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全市将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交通网络,完成渤海大道一期、金普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疏港路拓宽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大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华林枢纽站、梭鱼湾立交桥等交通工程,新建通屯油路800公里,改建普通公路350公里,大修农村公路300公里。
同时,加快城市水务系统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改造城市供水旧管网和城市居民室内旧管网,完成普湾新区、保税区、旅顺口区部分街道自来水并网工程,推进启动大连湾、梭鱼湾、泉水河二期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春柳河污水处理厂一期升级改造。
积极推进红沿河核电二期工程5、6号机组的建设,加快启动庄河南尖核电、华能大连第二热电厂、国电普兰店热电厂、大连热电北海电厂改扩建、西中岛热电工程和庄河海上风电工程建设和前期工作。
金融:推进投融资改革发展多种形态
今年,本市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缩减政府核准投资项目范围,下放核准权限,完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功能。加快金融改革步伐,落实科技金融、航运金融、绿色金融等创新举措。
全面实施《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促进条例》,支持大商所加快国际化步伐,推进期权交易、场外市场和铁矿石等期货品种国际化;推进设立民营银行、财产保险、金融租赁和资产管理公司等;支持保险业创新发展,增强服务功能;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企业上市和新三板挂牌,推动企业债券和股权融资,加大直接融资力度;完善股权交易中心、政策性担保、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产业金融、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
信用:出台新规正建立健全信用法规制度
今年本市将出台《大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完善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自然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全面覆盖各类信息主体的信用信息网络。全面落实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上网公示制度,组织编制《大连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和《大连市公共信用信息征集规范》。推动各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本领域、本行业的信用评级标准体系,在行政事务中推广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的使用。加大信用信息的公开力度,扩大各部门间信用信息的共享范围。发展壮大信用服务产业,培育几家在省内享有较高声誉的信用服务机构。
创新:实施众创空间载体构建计划
今年,全市将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众创空间载体构建计划。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入库企业达到500家。
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改革试验,整合科技创新、实验室及研发中心建设、新产品研发、首台(套)等政策资源,在高附加值船舶、新能源、智能装备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以示范应用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同时,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速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大连制造”向“大连智造”转型升级。开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提升专项行动,围绕汽车、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等重点行业重点推进一重大连石化装备基地、瓦轴铁路轴承数字化车间、大冶轴数字化车间、中车旅顺基地、华晨专用车基地、比亚迪纯电动客车生产基地、光洋科技集团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培育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户。
城镇化:大力支持普兰店区产业发展
今年,大连市将充分发挥保税区、保税港区的开放基础和优势,加快金普新区建设,增强金普新区的开放带动引领作用。加速沿海经济带19个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大力支持普兰店区产业发展,快速壮大新的产业集群。以太平湾、皮杨等11个中心镇为先导,规划和培育一批新的产业项目,鼓励周边小城镇企业迁入中心镇工业园区。积极推进大连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进一步完善“一核一极七区多节点”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积极推进旅顺口区“多规合一”试点,推进复州城镇等7个中心镇按照“多规合一”理念编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