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连市教育局局长赵阳带领相关部门和学校负责人来到大连大杨服装集团,就成立大连服装职业教育集团等事宜与集团负责人进行交流。围绕职教集团建立和职教人才培养,大连市教育局坚持深入到基层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面对面沟通协商具体问题,切实解决校企合作难题,推进职教创新人才培养。
目前,全市职业院校每年有2.5万人在大连市直接就业,是大连市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来源之一。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向、层次和质量,是影响大连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6年3月底,市教育局正式组建装备制造、软件与信息服务、交通运输、食品餐饮等8个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来自全市17个行业组织、96家企业、7所高校和众多职业院校与培训机构的232名专家成为教育系统特聘市级行业指导委员。这是大连市职业教育创新服务模式,以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和人才培养、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市教育局积极发挥大连市2012年起相继成立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和交通职教集团在产教融合方面的独有优势,对全市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对接分析,制定了与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储能装备、智能装备制造、电子商务、商贸物流、健康与养老服务等20个产业深度对接的专业群、示范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增设机器人、3D打印、物联网、应用等专业,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发了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建设25项、课程标准及数字化教学资源39项,其中以软件与信息服务、电子技术应用等14项市级专业教学标准为蓝本的国家标准已由教育部公布实施。为推动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市教育局还引导职教集团的相关院校和企业,共同进行职业标准研发和校企合作应用技术开发,共整理开发职业能力标准26项,建设校企合作共享实训基地4个,并完成服装类教学产品开发等技术创新项目。
为加强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市教育局组织把“创客”教育引入中职学校,开设了“创客”类选修课程,将以前单纯的实训室改变成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创研工坊,积极搭建学生创客体验和创业孵化平台。教育局还在全国率先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启动面向中职学生的跨境电商人才培育项目,第一期完成了对22所中职学校、3300名学生的培训,2700名学生考取了跨境电商人才证。市教育局还引导职业学校根据产业需求,积极搭建“实战性”教育平台。大连电子学校实施蓝领精英培育工程,大连烹饪学校开展烹饪大师工作室建设,大连轻工业学校企校合作建设模具人才培育基地,大连商业学校开辟产教融合商业一条街,大连交通口岸学校实施4S店长培养项目等,使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大幅提升,全市中职学生就业率达98%以上,其中相当比例学生实现高端就业。
市教育局还通过“走企业、解难题”活动,与企业深度对接,以教育独有的服务形态,协助企业解决困难、助推企业发展。2015年11月底,市教育局与大杨集团共同签署《“助推产业升级、促进人才培养”合作备忘录》,就协同组建大连市服装职业教育集团、推动学生服饰文化与学生服装产业的品质提升、促进“互联网+”新型服装生产销售业态形成、推进服装产业领域校企深度合作与协同育人达成合作意向,服装职业教育集团已于今年3月底申请备案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