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打造轨道交通人才摇篮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6-06-29
200

  在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方面,立项纵向项目272项,同比增长近3倍;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86件,同比增长20倍。境外合作也多点开花,与德国凯勒公司共建实训基地,与美国万豪酒店合作培养“现代学徒”,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近10所院校(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

  谈培养创新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南方日报: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广州铁职院有何亮点和特色?

  雷忠良:“订单培养”是指企业和学校共同选拔和培养学生,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学校轨道交通类专业自1994年为广州地铁开设首个订单班,20多年来,与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等7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相关专业学生很多在大一就被企业“抢订”一空。

  南方日报:我了解到,学校还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效果如何?

  雷忠良:近年来,广州铁职院在深化“订单培养”的基础上,还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针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学校遴选5个专业进行院内试点,其中,铁道供电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2个专业成为国家试点专业。试点班学生在校内开展理论学习和生产模拟实训,在企业以“员工”身份进行生产实践。实践证明,“现代学徒制”能有效解决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力问题,对提升学生技术技能也非常有效。

  南方日报:高职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学校在这方面有哪些先进做法?

  景广军:这个问题我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为了强化学生的技术技能,我们在校内建立了31个“双师工作室”,由企业技术专家、专业骨干教师带领学生们从事小发明、小创造。工作室成立以来,学生获专利49项,在校内企业加工零件300余种。同时,学校与企业以“共建共享”为原则,在京广铁路、广珠城际铁路和广深铁路沿线建设了10个教学工区,为学生顶岗实习、教师服务企业提供载体。

  谈创新驱动校企合作为轨道交通“造血”

  南方日报:当前,广东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看待高职院校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

  景广军:至少有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能瞄准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新方向、新需求,培养既有创新发展能力又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其次,通过提升技术研发、集成和应用能力,为行业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及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提供技术支持;最后,高职教育也是传统工艺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能使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色工艺、工匠精神等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扬。

  南方日报:广州铁职院在服务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有何优势?

  景广军:学校聚焦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新方向,科学合理地设置了优势和特色专业群,建设了铁道供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高水平专业。当前,学校开设的专业对接了轨道交通的“车、机、工、电、辆、供”6个领域岗位群,覆盖了轨道交通产业上游的装备制造、中游的综合集成和下游的运维服务。

  学校作为发起单位之一,策划成立了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搭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整合行业企业资源,建立轨道交通孵化器和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培育轨道交通系统装备安全与智能技术实验室、轨道交通实验室和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集成研发、系统测试和成果转移转化,可以为广东省乃至全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提供全链条的人才供给和技术支撑。

  谈发展规划助力中国高铁海外事业

  南方日报:“十三五”时期,广州铁职院有何发展规划?

  雷忠良:这将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期、转型期、关键期和机遇期。学院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科学谋划。

  首先是科学定位,按照依托行业、立足广州、服务广东、面向全国的区域定位,以高职专科教育为主,同时联手本科院校积极发展本科职业教育,建设轨道交通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国家优质高职院校。要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通过撤、并、改、增等举措,形成高度契合产业、集约建设、轨道交通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要着力强化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培育协同创新团队,提升科研牵引力,全面提升学院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其次是继续提高优质实训条件,按照轨道交通产业链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结合新校区建设规划,建成集“产、学、研、培”功能于一体的“广州轨道交通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学院实训条件整体实力达到华南地区领先、全国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一流水平。

  最后要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紧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高铁“走出去”战略,通过建设国际合作学院等举措,加强与欧洲、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合作力度。

  职校淘宝“订单培养”服务泛珠三角地区运输经济“目前我们轨道交通学院‘订单培养’人才比率超过80%,毕业生近3年的就业率高达99.5%以上”,谈起学院人才建设和发展成就,学校轨道交通学院院长王亚妮如数家珍,“我们早在1994年就为广州地铁开设了首个订单班,创学校‘订单培养’人才先河。”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