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扎实推进全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9-04-08
174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综合国力和国民素质都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很多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和文化大省。广东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86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9.73万亿元。文化产业已成为广东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产业,约占全国文化产业总量的1/7,自2002年以来连续16年居全国各省市首位。

  与物质文明建设水平相比,广东的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尤其是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上,呈现出不对称性、不协调性和不平衡性。所以,进入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要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补齐文化事业短板,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也是意识形态领导斗争的前沿地。做好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实践,要勇于在和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斗争中,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体层面的凝聚力、感召力。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自信的灵魂,更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价值尺度和最高标准。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实施铸魂立德工程,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强化培育和践行,选树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好政策和法律的保障作用,推动形成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当时代新人的生动局面;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这方面,各级领导干部、公众人物、先进模范都要为全社会做好表率、起好示范作用,引导和推动全体人民树立文明观念、争当文明公民、展示文明形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建设者。

  同时,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尤其是广东实际情况,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广泛持续开展好“广东好人”“岭南道德楷模”等评选活动,努力塑造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新形象。

  扎实推进全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认清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等是一些重要指标,但都不是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等。

  推进全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就是要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南粤大地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要使那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阳光的、美好的、高尚的思想和行为占领更多阵地,使那些腐朽的、丑陋的、邪恶的现象和行为没有土壤得以滋生。

  对此,我们要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各类创建活动,积极推动城乡区域文明协调发展;要积极建设珠三角文明城市群,推动粤东粤西粤北文明创建活动向县乡镇村延伸,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实现社会文明水平总体跃升;不断加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文化建设,落实文化消费补贴政策,对欠发达地区城乡低保人员基本文化消费进行补贴,抓好乡风文明建设和基层、窗口行业文明创建,努力打通精神文明建设“最后一公里”;要积极探索和实践“超市式”供应、“菜单式”点文化的文化惠民服务模式,提高文化惠民的有效性;积极开展广东省艺术节、省群众艺术花会、“粤读越精彩”全民阅读活动、公共文化服务“三百工程”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