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是广东省省会所在地,副省级城市,简称穗,又称羊城或花城,地处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北缘,是华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交通和物流枢纽。广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府文化的发源地,从秦朝统一岭南设南海郡开始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所在地,岭南地区割据政权的都城。自秦汉起2000多年来,广州一直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之一,唐宋时中国第一大港,明清时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广州东连惠州市,西邻佛山市,北靠清远和韶关,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隔海相望。下辖十一区,管辖面积7434平方公里。2019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530万人,户籍人口954万人。
一.广州历史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在广州地区设南海郡,南海郡尉任嚣在现中山四路旧仓巷附近筑城,称为任嚣城,作为南海郡郡治所在地,建城至今已有2235年的历史。任嚣死后,赵佗续任南海郡尉,秦末天下大乱,赵佗自立为南越武帝,建南越国,以广州为都,管辖两广以及越北地区。前111年汉武帝平定了持续约100年南越国后,把岭南地区统一设为交州(交州治所在梧州),下设九郡(后缩为七郡)。广州仍称南海郡,范围比秦代时缩小。东汉末年吴国交州刺史步骘把交州治从梧州迁回广州,后来将交州改为广州,广州之名由此开始。
晋代广州仍为南海郡郡治所在(但南海郡管辖范围又缩小了, 已将潮汕、惠阳等地区分出)。南北朝、隋朝,广州仍为州治、郡治所在,州郡范围略有不同。唐代在岭南地区设岭南道,在广州设都督府,广州是岭南道的道治与都督府治所在地。
五代十国时刘岩在广州称帝,国号南汉,改广州为兴王府,并在广州地区设置咸宁、常康二县, 以模仿帝都长安。公元970年宋平南汉后,废兴王府仍称为广州,广州为广南东路路治所在地。元、明、清各朝代,广州先后称广州路(元代),广州府(明、清时),均为省府所在地。
民国时广州定为市,仍为省会所在地,但范围范围较历史各朝代要小得多。广州是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三元里抗英、维新变法、北伐战争、黄花岗起义,都发生在广州。
解放后广州曾一度划为直辖市,1954年全国行政区域调整时改为省辖市,广州行政区域经过多次扩展,现广州市辖区面积达7434平方公里。
二.广州地理
1. 广州地形
广州市地形多样复杂。地势自北向南降低,北部为山区,中部为丘陵盆地,南部为沿海冲积平原。
(1)北部山地。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主要分布在广州市东北部,一般坡度在20度~25度以上,最高峰为天堂顶,海拔为1210米。
(2)丘陵地。是海拔500米以下垂直地带内的坡地,主要分布在山地、盆谷地和平原之间,增城区、从化区、花都区以及市区东部、北部均有分布。
(3)岗台地。是相对高度80米以下,坡度小于15度的缓坡地或低平坡地。主要分布在增城区、从化区、白云区和黄埔区。
(4)冲积平原。主要有珠江三角洲平原,流溪河冲积的广花平原,番禺和南沙沿海地带的冲积、海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是广州市粮食、甘蔗、蔬菜的主要生产基地。
(5)滩涂。主要分布在南沙区南沙、万顷沙、新垦沿海一带。
2.广州气候
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海洋和大陆对广州气候都有明显的影响。广州市各地年平均气温在21℃~22.5℃之间,雨水资源丰富,平均年降水量为1800多毫米。广州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以台风为主的极端气候的影响,在广州登陆的台风多、影响大。
二.广州经济概述
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改革之初经济发展很快,从1992起广州就居中国城市第三位。从2015年开始中国经济迎来较大的新一轮结构调整,增长率开始下滑,广州GDP增长率基本与全国的增长率保持一致,但与全国主要城市对比,经济发展速度并不突出,广州GDP总量由全国的第三名下降到第四位。
1. 2020年经济分析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万亿,实际增长2.7%,名义增长4.9%,经济增量达到1390亿,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仅次于重庆,居全国第二位,广东第一位。源于广州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55.8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1.6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53.04亿,年均增长11%。
2. 2019年经济分析
2019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28.60元,同比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1.3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454.0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923.23亿元,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27:72。 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7%和73.7%。源于广州财政收入6336.00亿元,增长2.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7.21亿元,增长4.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65.12亿元,增长14.3%。
3. 2019年工业分析
2019年广州工业增加值5722.94亿元,比上年增长4.8%。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和石油化工)工业总产值保持平稳,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51.4%。对比住年数据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增长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由十年前平均20%左右的增长率,三大支柱产业增长率均出现明显下滑,其中汽车下降0.5%,电子产品增长5.2%,石油化工增长2.2%。
广州高技术制造比例不高,但增长较快。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0%:其中医药增长16.8%,航空航天器增长10.4%,电子及通信设备增长24.1%,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下降 10.5%,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增长33.0%。
规上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其中有色金属加工下降8.4%,黑色金属加工下降8.3%,非金属矿物制品增长22.2%,电力、热力增长12.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增长5.9%,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下降2.4%。
4. 服务业分析
作为千年商都,广州商贸底蕴很深厚,2019年广州第三产业增加值16923.23亿元,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占比20.75%,是广州最主要的服务业,2019年社消零售总额9552亿元,商品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元。珠江新城等都会级商业功能区繁荣发展,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比较成功,天河路商圈成为内贸流通体制改革推广案例,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20.4%,跨境电商进口连续5年排名全国城市第1。会展业展览场次、展览面积稳居全国第2。排第二位是金融业,占比12.85%,排第三位和第四位的分别为房地产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分别为12.05%和10.97%。
广州是华南的交通和物流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