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晒2017年工业经济成绩单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8-03-08
131

  人民网安徽频道从合肥市经信委获悉,2017年合肥市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工业总量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9,全部工业对GDP贡献达46.3%。2017年合肥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正式跻身制造业“国家队”。

  跻身制造业“国家队”

  2017年4月17日,合肥成功获批 “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正式成为制造业“国家队”成员。

  合肥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领导小组,联合印发了《合肥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2017-2019年)》,推动试点示范城市建设。

  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2017年,合肥市256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9.4%,工业总量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9。全部工业对GDP贡献达46.3%,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

  在2017年度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综合评价情况通报中,合肥市经信委获评一等奖第一名。综合评价内容包括经济运行、民营经济、两化融合、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工作评价等六大类15项指标。

  首现500亿“能级”企业

  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明显。2017年,合肥市产值超亿元企业1137户,同比增加40户,亿元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2%,对工业增长贡献达到116.1%。

  联宝电子、京东方、合力、阳光电源等企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31.4%、32.8%、39%、36.1%。联宝电子成为合肥首家规模超500亿元的单体企业,连续三年蝉联安徽第一大进出口企业;全球首条最高世代线京东方10.5代线投产,引领全球电视面板业快速进入8K时代,让中国成为显示产业全球领跑者,合肥也逐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 晶圆集成项目成功量产,打破国产面板芯片几乎全靠进口的局面,实现了“中国芯”合肥造;华米科技在2017年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一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厂商。

  减费降税 涉企收费“瘦身”超90亿

  2017年合肥市共减轻企业各类负担92.8亿元,同比增长37%。涉企收费项目继续“减”,动态调整涉企收费清单,合肥市涉企收费项目总数由77项调整为58项。营改增试点继续“推”,全年营改增行业直接减税24.54亿元,原增值税行业和“3+7”行业新增加进项抵扣46.44亿元。资源性产品价格继续“降”,以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中国声谷”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迈进

  2017年,“中国声谷”瞄准原始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应用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全方位发力。全年“中国声谷”基地产值达510亿元,成为国内唯一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成功获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中国声谷”加速集聚发展,入驻包括科大讯飞、科大国创、华米科技、科大国盾等170多家企业,从业人员超6万,龙头引领作用更加突出,科大讯飞获批建设首批四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以及认知智能领域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现已拥有45万开发者团队,日处理交互信息40亿人次。

  2017年12月,工信部部署合肥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合肥高新区·智能语音),先行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试点,为培育发展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探索积累经验。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