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情况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6-01-19
363

  下面报告一下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情况。具体情况不多讲,从三个方面做汇报。

  第一,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方位,我们自问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底是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从四个维度来问问题。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处于临平北侧,93年作为省级开发区进行建设,走过23年历程,目前是杭州市打造的高技术高地和科技新城。2014年工业产值530亿,工业投入68亿,这些数字都是占余杭区三分之一。从全国来说,我们是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要有国家级的开发水平,目前来说这个水平还不够,自身评估大致上处于中游左右。在浙江省内,位列全省20个国家级开发区第4位,在县区级国家开发区里,浙江省有16个,名列第一位。在杭州市,是大成本工业基地的核心区块,是杭州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在余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是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业和信息经济、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也是最大最成熟的工业主阵地。

  第二个方面是产业发展的优势。首先说一下区位优势。由于位与长江三角洲,在京杭大运河南侧,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周边拥有十里梅花的朝山风景区,形成的山水城的完美结合。另外交通非常便捷,从开发区到萧山国际机场30分钟,到虹桥机场90分钟,大运河也在通航,杭州市政府要开发第二通道,要替代古河道,古河道有千年古桥要保护,同时高铁轻轨都非常方便,所以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内对外交通十分便捷。

  再就是空间优势,开发区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规划面积77平方公里,不含省生物医药高新区,经过13年的开发,有36平方公里的开发面积,有待开发41平方公里。近期解决土地指标等一些手续,马上可以挂牌有3000亩工业用地和经营性用地,中期有10000亩工业用地,勇气有1.5万亩工业用地。有13万方的科技孵化器,有一百万方的民营孵化器,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了研发成长的空间,形成了创业苗圃+孵化的体系。

  再就是产业优势,我们确定了4+1的产业基础,即健康医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通信、绿色产业。再就是传统服装的产业,这个余杭地区的传统基地。特别是生物医药和传感器产业发展迅速,2015年批准成立余杭生物医药开发区,这都是列入浙江省小镇打造计划。

  二十多年来,开发区培育引进了日立等世界500强,其中包括500强的医药巨头,涌现了中国平安、老板电器、旺旺等一些领军的企业。在生物医药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或者叫做产业集群。这是产业优势。

  再就是配套优势,开发区紧挨临平新城,这是杭州三个副城里的一个副城,所以与主城区的无缝对接,开发区可以充分享受杭州主城区临平的商业、配套、教育等配套资源,比如说商业方面有沃尔玛等大型购物中心,在医疗卫生方面有余杭区的疾控中心、妇保医院等,在文体方面有游泳馆、健身馆等。综合发展优势突出,开发区拥有比较完备的商务升华功能,拥有余杭区最好的一所高级中学(宇航高级中学)、育才小学等,为入住园区的员工子女提供一流的基础教育配套。目前整个商务区综合配套逐步建成,也已经聚居了绿城等一些高档楼盘入驻。我讲这些主要想说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内外环境以及生活居住的便利都已经非常完备,员工入住开发区,不用为生活事情担忧。

  关于区域发展前景做简单的交流。一是区域发展的理念,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发展的五大理念,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十三五”期间,要实现三大转变,努力实现由借区向造城的转变,大量实践表明,传统开发区着眼于单一的产业集聚,会造成城区区域功能缺失,我们要通过单一的生产功能、产业功能向城市型的复合型功能转变,这既是产业发展需要,也是区域发展的需要。第二,由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随着后金融时期到来,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信息经济和互联网经济风起云涌,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新的增长动力都在踊跃形成,开发区也要顺势而为,紧紧抓住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新机,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第三注重产业配套向注重“三生融合”的方向转变,要彰显江南水乡的自然特色,凸显开发区人文魅力,打造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刚才沈老师讲的重点是产业集群,按照我的理解,产业集群就是要把一个产业的链条打通,形成发展的生态链条,对招商,对发展都非常有利,对招商的同志来说也不是那么困难,链条形成以后会形成红线的效应。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