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援疆指挥部安排智力援疆项目9个,援助资金1449万元,其中,自主类1034万元,统筹类415万元。全面实施了干部人才培训、教育医疗设施援助、公共卫生能力提升、人才传帮带等援疆项目,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地区援疆工作会议、省援疆人才传帮带工作阿克苏现场会推广杭州经验。2015年省援疆人才传帮带创意大赛中杭州代表队获工作室组二等奖、导师组一等奖、二等奖。
1、培训管理精细化。在培训内容上,坚持党校培训重理念更新、挂职锻炼重专业带培、现场教学重眼界开阔;在学员选派上,向阿克苏市发展急需的城管、规划、公安等专业干部倾斜,向教育卫生学科工作室发展急需的专业教师、医生倾斜,向日常工作表现优秀、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人才倾斜;在培训管理上,重视行前一对一谈话、集体动员教育,建立带队领导负责制、学习情况周报制、学习成果PPT汇报制等制度,精细化全面推进百名党政干部“提升工程”、百名专技人才“骨干工程”。全年共举办各类班次8期,共有76名干部、33名教师、14名医生赴杭培训。此外,还广泛邀请各级专家来阿授课,加大阿克苏当地办班力度,通过2期村(社区)干部培训、1期基层党建干部培训、1期执业医师考前培训、3期医疗卫生业务骨干培训、10期杭派教育展示系列活动等多层面、大范围、专业化的培训,大大提升了阿克苏市干部人才的综合素质、思想观念、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
2、人才帮带纵深化。坚持援疆一批人才、带出一批人才,延伸拓展人才帮带途径和内容,走内涵发展道路。由单一个体帮带向组团协同帮带延伸,集中第二批所有高中段5名援疆教师到阿克苏市高级中学,组团帮带年轻教师成长,帮带高三教学整体水平提高。由援疆人才结对帮带向杭州专家送教送医柔性帮带延伸,除34名援疆人才结对帮带当地106名当地骨干人才外,全年共有11批次75名教育专家、4批次24名医疗专家来阿开展学术交流,柔性引进杭州智慧,帮带更新理念,援赠多媒体教学设备、各类医疗器械200万元。由工作室带教模式向打造教育医疗实训基地延伸,在市高级中学,通过拓展高中数学青蓝工作室辐射面、依托杭师大教学资源打造远程空中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编印《青数蓝图》、《校本教研新视野》期刊等途径,全力打造杭阿共建高中教学科研实训基地,实现点上经验向面上推广,单一数学学科向全学科覆盖、个别老师受益向全市高中教师受益的目标;在市人民医院,坚持软硬结合、建用结合、以城带乡,一方面,新建妇产科、心血管科工作室,发挥已建成的外科工作室功能,援赠麻醉监护仪、心电监护仪等设备,以工作室发展带动全院医生临床诊疗水平提升;另一方面,通过百场义诊下乡、健康促进行动、基层卫生院指导,提升医院辐射功能,助力全市医疗骨干人才成长。
3、远程教育智慧化。发挥“互联网+”和杭州名校的优势,援建杭州源清中学——阿克苏高级中学、杭州采荷实验学校——阿克苏第四中学、杭州文三街小学——阿克苏第二小学三个远程互动教室并先后投入使用,用最便捷方式、最先进技术把杭州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阿克苏,这是指挥部引杭州资源、开智慧教育、建空中学校是的创新举措。目前,远程智慧教育实现了小初高全覆盖,具备远程教学辅导、远程师资培训、课堂教学诊断、精品课程分享四大功能。在杭州名校的支持下,杭阿两地远程互动交流10余次,专题师训3期,课堂教学诊断120余次,分享杭州精品课程150余节,杭州源清中学校长何东涛亲临阿克苏商讨制定远程教研安排和网上师徒结对计划;杭师大组织杭州名师为阿克苏市48名外语教师开展为期1周的远程专题师训,日益成为阿克苏教师专业成长的空中学校。2015年地区援疆工作会议给予充分肯定。
4、卫生援疆专业化。依托杭州学科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发挥援疆医生的专业优势,重点加强外科、心血管科、妇科、疾病控制和社区卫生服务(全科)等5个学科建设。引进杭州“打造十分钟”就医圈、健康预防、标准化村(社区)医疗服务等先进理念,留下卫生援疆杭州足迹。以健康“四送”为载体,广泛开展服务健康促进行动,在地市电视台录制并播出《健康阿克苏》8期,开展橱窗宣传4期,印发《健康自我管理手册》汉、维文5000册,发放健康管理6件套3500套。义诊52场,发放药品8万余元。新建阿克苏市新城街道康居社区卫生服务站、依干其乡六大队村卫生室,以杭州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蓝本,科学设计和规划示范点建设,体现杭州设计理念和人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