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沃锐猎头报道:今年上半年全国城市GDP最近出炉,从结果上看重庆已先于杭州进入“万亿GDP俱乐部”,经济体量相较杭州更大,但是增长动力中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特征明显,二产三产增速接近。而上半年杭州制造业和服务业驱动力显然并不平衡。
事实上,宏观经济下行对杭州经济的重压,在制造业特别是传统产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杭州市统计局针对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杭州制造业增长目前主要由高新技术和信息制造产业主导,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7个行业大类中,生产排名前十的行业多属高新技术和信息制造产业,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842.34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达64.4%,同比增长2.9%,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对产值拉动较为明显。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8%、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7.7%、汽车制造业增长9.8%。
硬币的另一面则是,量大面广的传统行业企业,目前大多数仍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总产值负增长的企业多为水泥、皮革、钢铁、木材、电力等劳动密集型传统企业,即使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负增长的企业,也主要是以代工为主,缺乏核心技术,市场竞争力较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在此背景下,工业回升的支撑动力仍然不足,单凭高新技术和信息制造产业多少有些“势单力孤”。
杭州制造业所面临的另一大掣肘是工业投资的持续低迷。今年1—4月,工业投资更是跌入负增长区间。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362.66亿元,同比下降7.5%,在去年基数较低的情况下,降幅进一步扩大,与年度目标任务有较大差距。其中,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28.10亿元,同比下降19.8%,已连续18个月呈负增长态势,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3.5个百分点。
“工业项目储备不足,已对杭州工业经济增长后劲造成明显影响。投资额大、带动作用强的龙头项目不多,经排查,在今年后期投产可能达到规模的60多家工业企业中,除个别项目较大以外,其余项目普遍偏小,工业投资缺乏新的增长点。”前述报告分析认为。
同时,需求疲软也可能为工业复苏前景蒙上一层阴影。上半年,杭州消费和出口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出口曾是带动杭州工业生产增长的主要引擎,2010年全市出口交货值月均增幅保持在20%以上,尽管之后连续三年下降,但自从2014年仍回升至5%左右。但从2015年3月,全市出口交货值跌入负增长区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866.66亿元,同比下降1.9%。与销售产值的差距日益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