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还具有较大距离,我国科技人才管理制度与创新规律、人才成长规律也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始终把“人”摆在最突出、最优先的位置,构建让各类人才创新智慧、创业活力充分迸发的发展环境。为此,我们就要以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开阔胸怀谋划和推动科技人才工作,着力解决当前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科技人才制度体系,在完善创新生态系统、集聚顶尖、培养原始创新能力,扫除人才体制机制羁绊上取得更大突破、更上层楼,形成激发科技人才创造活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让科技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自由天地。
用好人才评价指挥棒
要强化科技人才在国家科技战略中“重中之重”的核心地位,在科技工作中形成人才优先发展的政策布局和制度保障。将“四个尊重”从口头上、文件中落实到科技工作实践里,强化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科技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将科技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状况纳入科技管理部门考核指标并加大权重,大力扭转科技人才工作在科技系统中挂不上号、摆不上位,管理保障不足的局面。在国家财政支出科目中建立人才投入相关科目,切实扭转在科技投入上“人物倒置”“重物轻人”的倾向。建立与科技创新复杂智力劳动相匹配的科技人员工资报酬体系,切实解决科技人才价值得不到认可、得不到尊重、得不到体现的问题。
推动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结合职业类别、专业类型和地方特点制定评价标准,明确评价导向,适时、适度完善调整,注重评价结果运用,切实通过评价杠杆来明确人才发展方向。要以从事专业性工作的实际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依据,形成体现专业技术人员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的专业人员评价标准。实施人才分层分类评价,建立适应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开发等不同人才特点的评价体系,基础研究人才评价对接国际,应用研究人才评价对接市场,产业化开发人才评价对接效益。推动人才评价的多元化、社会化,建立形成包括社会专业机构评价、中介组织评价、学会社团评价、市场评价和政府评价在内的多元化人才评价方式,提高人才评价的社会化、专业化、公开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