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出现在广州市规划版图之中,国际金融城便受到广泛关注。如今,随着国际金融城建设的推进,其未来的发展和投资机遇也引来业界的热烈讨论。
近日,由信息时报主办,保利·金融大都汇、佳兆业壹号、汇金东翼三项目方协办的《财富论道金融城论坛》在珠江新城完美落幕。与会专家及数位房企项目负责人纷纷就国际金融城的未来发展与投资机遇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广州城市规划与环境设计研究所所长赵红红:
高起点规划成就金融城未来发展潜力
赵红红介绍说,“1999年我带着团队中标珠江新城的规划设计。当时珠江新城由于经济发展等很多方面的原因,发展得不是很好,2000年以后才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如今,珠江新城是广州财富聚集最多的地段,可以称得上是广州最好的地段,但这个地段已经全部开发完了。广州市政府2012年又把目光投向了金融城。”
赵红红表示,当初规划珠江新城的时候,最初因为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一直没有做地下空间的规划,直到2004年才开始规划地下空间。但是,国际金融城一开始就把地下空间的开发纳入规划设计,核心区面积达53万多平方米。此外,国际金融城的毛容积率达到3.8,比珠江新城要高,净容积率达到平均8.2。实际上,个别楼盘的容积率远远不止8.2,会达到12或13,而珠江新城平均容积率不到5。
“未来,国际金融城的开发是高密度的开发强度。建筑面积、建筑密度、综合净容积率在轨道交通的覆盖率是9点,毛容积率4点多,比珠江新城高一倍。高层建筑的密度是每平方公里59栋,比珠江新城的36栋高很多。可以想象,未来的金融城是一个高密度的开发强度,并且金融城未来开发会呈现出立体化、智能化等模式特征,这都会促成金融城在同类CBD规划中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赵红红说。
广州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卓文:
金融城未来投资有“五看”
“2018年对房地产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非常恰当的投资时机,预计2018年是一个投资年。2017年的房地产市场因为受到各种政策的约束,没有像往年那样表现亮眼,但2018年到2022年的5年,仍然是房地产的上升年。”赵卓文说。
对于广州未来重点落地的金融城,赵卓文表示,金融城的投资机遇有“五看”。第一看城市规划的发展。广州珠江新城已经建成了,CBD的能力非常强大,天河区目前的经济总量占到广州的五分之一,成为广州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政府规划第二CBD。第二CBD是从金融城到临港的产业区这一片,它的发展是迎合城市发展的趋势。政府下大力推动金融城的发展,目前仅仅是起步区,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第二看金融产业的发展。广州金融产业现在已经变成广州的一个重要产业了,而金融城的规划正是基于产业需求。
第三看地价和物业价格的趋势。金融城目前的土地价格被低估了,因为金融城有很多先天发展的一些约束条件,比如说机场、配套等没有到位,所以金融城现在的地价水平比较低,未来地价水平的上升,回复到正常水平,金融城的物业价值将会显现。
第四看企业和人口的变化。金融城的未来,一定是未来在那里居住和经营的群体,或者说形成这种产业链,形成的这种集聚效应,这个发展一定会让它的明天更好。
第五看发展。金融城规划的模式和珠江新城不一样,它的起点很高。它的地价、征地成本和规划标准非常高。规划标准高,意味着投入非常高,所以一开始,就是高标准、高品质,最关键是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和未来经济活力的信号,预示着金融城的发展会非常快速。
国家商务部全国内贸领域专家、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
金融城成粤港澳大湾区聚焦点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角度,王先庆认为,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起源,而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顶点就在金融城、大学城和琶洲之间。广州依靠粤港澳大湾区,要向东南发展延伸。现在东南已经有滨海湾区的规划,深圳是前海,广州是南沙,但是南沙发展有一个欠缺,番禺隔断了它,我们怎么发展到那里?这个就是靠金融城的动力推动,往东南方向,然后往前面走。
我们有两种力量来推动。从珠江口往广州,从广州往南集聚的应该就是在黄埔、天河、番禺三角带。金融城在这个地方的最顶端。从发展前景上讲,金融城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广州未来的样子,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发展格局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