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新的经济形态,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日益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推动实施国家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具备推动应用的基础和优势,深入了解产业化发展趋势现状,思考规划发展路径,通过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共同推动在政用、商用和民用领域的全产业链覆盖,是济南市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和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当前发展的趋势现状
为推动国家中心建设和产业化发展,我国自2015年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省区市也积极落实推进发展。2015年9月,贵州启动全国首个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2016年10月,国家发布第二批综试区的省份名单,包括京津冀、珠江三角洲两个跨区域类综试区,上海、河南、重庆、沈阳四个区域示范类综试区,以及内蒙古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试区。2017年国家发改委批复领域1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重庆、贵阳、沈阳等地纷纷采取多种方式,积极落实发展政策。
济南产业化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济南市以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应用导向、融合发展,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领域,统筹内外需市场,推动全行业呈现出“规模效益稳步增长、创新能力日益提升、两化融合持续深化、竞争实力不断增强”的发展格局。
一是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成立了省级云计算中心,建设了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了一批行业应用平台,先后建设了省级政务云平台、电子政务共享交换平台、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农业交换管理中心、警务云平台等行业应用平台。
二是产业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及产业创新联盟,涵盖了领域产、学、研、用各个环节;稳步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以浪潮为代表的双创平台先后被评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专业化双创平台,产业氛围良好。
三是产业化初具规模。随着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的实施,济南产业有了较快发展,取得较大成效。在数据资源整合、数据技术开发等数据产业环节涌现出一批机构和企业,形成了有山东特色的产业联盟,很多项目获得立项支持,形成拉动济南产业化发展的“集团军”。
济南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正处于密集创新期和高速增长期,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包容性增长的强大驱动力量。济南市实施战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的市区相比,在思想认识、战略定位、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上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低,数据孤岛仍在。由于条块分割管理体制限制,各级政府部门间的信息网络自成体系、相互割裂,数据难以实现互通共享,导致政府掌握的大都处于割裂、闲置和休眠状态,不仅造成数据资源搁置、浪费,而且影响政府形象和投资环境。
二是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加强。由于省内高端人才政策不足以吸引高端人才落户山东,人才缺乏,难以形成产品和服务。
济南市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国家战略正在加速落地。正在向产业纵深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日益紧密,正在成为助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动能,济南市应抓住该机遇,从以下方面推动产业化发展:
一是提高认识,将发展提高到建设数据强市的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数字经济、实施国家战略的指示精神,推动国家战略在济南的实施。建议济南市出台优惠政策,对入驻山东的企业,在招商、减税、补贴等方面享受优惠和实惠,快速聚集一批有技术、有产品、有商业模式、有发展前景的优秀企业,逐步完善产业链,实现产业化发展。
二是多措并举,推动融合应用,引领产业协调发展。推动能源、医疗、金融、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应用。倡导政府通过第三方数据交易平台购买互联网数据,利用互联网数据验证政府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发挥互联网数据的自由、开放特性,实现以数育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扶持浪潮数据流通与交易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引导行业数据、互联网数据等进入到公共管理、民生服务、产业经济等应用领域,提升公共管理与民生服务水平,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引进领军人才,加快形成产业链。推动与实体产业融合,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化发展。建议政府积极引导传统企业充分利用自身已有数据和外部数据,围绕企业生产运营开展分析挖掘,在核心产业链开展加工与应用服务。加大力度,引进领军人才,以人才推动在全社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公共服务行业和民生领域的普及应用,完善领军型人才的鼓励政策,大力支持技术人才开展创业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