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总部经济”、“定位产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久前召开的全市工作务虚会明确了“四个中心”中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工作重点。
目标既是高的发展标杆,也是当下需要努力的方向。今年以来,市中区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秉承深厚的金融、商贸服务业传统,重视创新发展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在转型发展浪潮中趁势而上、阔步前行,不断提高在“四个中心”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把市中区打造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排头兵。
推进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激发转型活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建设指明了方向。
10月14日,由市中区、济南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公司金融论坛”在山东新金融产业园举行,12家涵盖证券、期货、基金、股权投资等新金融业态的企业签约入驻该产业园。截至目前,产业园注册企业近700家,其中金融、类金融机构120余家,管理基金规模超过1200亿元,产业园重点企业在上半年实现税收1.54亿元。
今年以来,围绕全市“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中心任务,特别是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市中区重点培育发展新金融业态,促进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有效结合。在进一步巩固招商势头的同时,市中区着力做大做强山东新金融产业园,重点引进新金融、类金融机构,促进金融业多元化发展,提升金融产业的发展活力、集聚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实力,为推动市中区产业转型升级增添动力。
迸发“磁石”效应企业集聚打造金融“洼地”
能够举办中国公司金融论坛如此高规格的活动,与市中区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息息相关。据了解,目前市中区银行、保险总部数量激增,包括银行业区域总部、外资银行、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及省银监局、省证监局、省外汇管理局,市中区连续四次荣获山东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模范奖,成为全市金融机构种类最为齐全、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此外,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快速发展,壳牌石油公司山东区总部、微软(中国)济南分公司、中信证券山东总部等一批总部型企业相继落户,为发展实体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招商引资拉开框架。牢固树立“以财源可持续增长为核心,兼顾就业、产业、品牌”的招商价值观,市中区成立十大园区、十大产业、十大地域招商组,做强园区、楼宇、项目、控股、网络五大招商平台,招商引资不断取得新突破。
实现跨越发展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优势产业溢出效应进一步彰显的同时,作为省会济南的中心城区,市中区如何在腾笼换鸟中率先突围?仔细梳理近1年来前进轨迹不难发现,以创新助推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已成为市中全区上下的自觉行动。
市中区抓住机遇突出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坚持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经济发展重要抓手,高标准规划启动中国重汽小镇建设,打造千亿级别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及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慧生态园区,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让两者形成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