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完成135个乡镇体总建设,各类办赛170余项,10余个协会巩固校园阵地,协会党组织建设全覆盖、规范年检率80%以上,这便是济南体育总会2017年交上的主要成绩单。他们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广普及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市人民健康素质,为建设现代泉城及体育强市贡献了力量。
大力建设基层体育总会是我省特色做法,济南市体总副巡视员丰培奎介绍称,根据2017年全省体育局长会议、全省体育总会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济南市体育局在多方调研、深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体育总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到2017年底,全市县区体育总会达到‘五有标准’,乡镇(街道)体育总会全覆盖,有条件的行政村(社区)成立体育总会”的目标。为确保工作落实,专门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督导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督导检查体总建设推进工作。推进工作实现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讲评。经过不懈努力,全市10个县(区)有135个乡镇实现乡(镇)体育总会完成建设任务,建立村级体育总会235个。而且,目前济南市各县区体育局已明确了分管体总专职工作人员,历下、历城、天桥等县(区)正在积极筹备体育总会换届工作。
体育组织是社会参与的关键力量,没有活跃的组织,全民健身日常化难以解决。通过抓制度建设、品牌赛事、项目扶持等具体措施,济南市的体育组织趋于规范和活跃。截至目前,济南已建单项体育协会49个,体育局业务主管的体育俱乐部69个。市体育部门管理的体育社会组织共计118个,会员80余万人。县(区)单项体育协会 84个,县(区)教体局(体育局)业务主管的体育俱乐部35个,县(区)体育部门管理的体育社会组织共计119个。
丰培奎表示,为规范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济南市体总积极联合、协调编办和民政部门,根据社团管理条例、民非管理条例和全国体育社团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具体办事流程制定了济南市体育社团成立指南、济南市民办非企业体育俱乐部成立指南。“这样的措施让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真正步入了有组织、有领导、有规划、有制度、有活动的正规化发展轨道。”他还谈到,通过和民政部门密切合作,2017还积极推进了体育社会组织的年度检查、换届等工作,统一实施三证合一,截至目前,完成年检工作的体育社会组织达到80%以上。“更重要的是,根据市体育局党委要求,我们在体育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上严抓不懈,实现了体育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建设全覆盖,使各组织中的党员有了自己的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党员活动、加强党的领导、促进社团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推进体育社会组织的规范化发展基础上,济南市体总不断在资金和项目扶持上加大力度,据统计,今年拨付近120万元体彩公益金,对开展活动好的协会、俱乐部进行了扶持,调动了各协会、俱乐部举办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性。“市体总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方法,引导支持体育社团挖掘自身潜力,共同精心设计和组织体育赛事,极大地激发了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开展活动的积极性。据统计,全年主办、承办市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39项,其中省级以上规模8项;各区县体总主办的赛事活动133项。”济南市体育总会秘书处处长王允霞表示。
悉数济南体育社会组织创办的特色赛事,像省第九届“百千万”济南赛区初赛、预赛,第二届国际山地持杖徒步大会,市乒乓球协会俱乐部联赛总决赛,12小时超级马拉松赛,全国传统武术交流大会暨太平拳文化高峰论坛,棒垒球联赛,五人制足球擂台争霸赛等,均形成了一定的届次和规模,已成长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活动。
严寒冬日,在济南玉秀小学,棒垒球班级联赛火了,这主要归功于济南市棒垒球协会进校园活动开展。协会会长彭涛表示,近年来,济南市棒垒球协会在济南市体育局、市体育总会领导和扶持下,不但规范了联赛发展,同时也规范了项目推广。济南市国际象棋协会成立两年来,取得的成绩更是瞩目,先后创立了济南市等级赛、济南市校园团体赛、济南市定级赛、济南市大奖赛等一系列赛事。两年间,总参赛人数达2500人次,晋级人数达到1200人次,国际象棋进校园活动由3所学校发展到30所学校。
王允霞谈到,“在和各协会的交流中,缺乏和教育部门联系和沟通是普遍困难,我们市体总与教育部门积极配合,注重发挥协会和俱乐部引领带动作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推广健身项目,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像棒垒球、棋类、航模、毽球、马术、足球、武术等项目都取得了很好的进校园成果,大多数项目被选为校本课程或特色课程。全市青少年体育项目参与面和普及度逐年提高,为学校体育拓展了项目的空间。”
谈到下一步工作,丰培奎指出,要继续做好基层体育总会组织建设工作,扩大村、社区级体总覆盖度,要持续打造45至50项市级品牌赛事、创建3至5项省级以上有影响力的大型体育赛事,同时在宣传、换届以及完善考评、奖励制度等方面有更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