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9日上午,互联网金融发展高层论坛在南京大学举行。专家学者、业界精英、政府官员汇聚一堂,以主题演讲、专家座谈、学术报告、圆桌讨论等多种形式,共同打造高层次、高水平的互联网金融理论与实践的交流平台。
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杂志社、南京大学商学院共同主办,由南京大学金融与保险学系、互联网金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组承办。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庆葆教授代表南京大学向参加论坛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表示欢迎。他指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异军突起,是推进“互联网+”战略的重要力量。但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风险已经显露,未来的发展还需要思想引领和政策助力,他希望本次论坛能为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他还高度评价了南京大学金融与保险学系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对在南京大学打造互联网金融研究和培训的高地表示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教授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金融在以南京大学为代表的各高校蓬勃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国家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支持不断加强,企业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关注也在与日俱增。他呼吁大家共同努力,以中国的实践为基础,提出原创性理论与见解,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南京大学商学院执行院长沈坤荣教授代表南京大学商学院向各位来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在“互联网+”战略促进下,互联网金融加速发展,学术界、金融界、政府及互联网公司都掀起了研究热潮,给传统金融的模式、成本和效率带来了变革。南京大学商学院正在积极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商学院,顺应国家发展潮流,加强人才培养和智库服务,促进国内同行的交流。
裴长洪教授在题为“互联网金融的改革创新意义”的主题演讲中指出,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中国”的先行者,凭借强大的群众基础,不断挖掘“互联网+”的价值,创造新业态。互联网金融的变革意义在于回归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通过脱媒,资金需求双方以市场化价格配置资源,缓解民间借贷和影子银行的负面影响,推动大众创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和渠道优势,实现普惠性金融。他还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金融监管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监管部门分类指导,明确责任。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姚余栋所长的主题演讲题目为“互联网金融相关问题研究”。他认为,全球经济进入冰河时代,而人类社会进入新的智能化时代。十部委“指导意见”要求做到创新与防范风险的平衡,设置了网络借贷的底线,不得非法集资。他对网络借贷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种设想,建议对股权众筹进行分层,通过设置小公募和大私募重新定义私募和公募,更好地匹配投资者适当性。
苏宁云商集团孙为民副董事长的主题演讲题为“推进金融互联,助力产业升级”。孙董事长指出,新兴金融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冲击表现在业务模式中的门槛、客户量、自身规模水平等三个方面,而大客户投资需求的下降才是银行业等传统金融“好日子”到头的原因。互联网金融不仅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是其思维模式和商业运作模式的应用,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指标主要是资金使用成本和风控机制的建立。
清华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廖理教授的演讲题为“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格局和学术前沿 ”。廖教授指出,当前金融普及教育作为国家战略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紧密相连。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互联网平台开展金融业务、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如P2P、众筹等基于互联网的金融信息服务四个方面,并分析了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格局,提供了互联网金融在全世界理论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互联网金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裴平教授的主题演讲题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社会责任”。裴教授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平台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他认为,互联网金融平台是独立法人,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是企业的软实力而非负担。裴教授还指出了现有互联网金融平台不讲社会责任的主要现象及其危害,进而提出,互联网金融平台应该在经济、法律、道德、慈善等方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高行业自律能力,同时极大地提高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竞争能力。
下午14时,本次高层论坛的四个分会场分别举行座谈与研讨。南京大学金融与保险学系主任张兵教授主持“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学科建设座谈会”。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于津平教授致辞。来自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金融学科带头人,就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和融学科建设,特别是如何开展互联网金融方向的学科建设等问题交流了经验与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