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公布“2019年江苏省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入选名单,南京共有七名高一学生榜上有名,分别入选培养计划的化学、生物、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全部五大项目。据悉,此次培养计划全省共有114名学生申报参加,经初评及面试考察,最终30人脱颖而出。
入选的南京7名高中生中,南京外国语学校和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各有两人,另三人分别来自南京市第一中学、南京市金陵中学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他们是:
潘忻宜,来自南京市第一中学,入选学科:化学;
张乐之,来自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入选学科:生物;
刘方涵,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入选学科:数学;
赖以诚,来自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入选学科:物理;
潘文清,来自南京市金陵中学,入选学科:物理;
姚逸尘,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入选学科:物理;
张菁菁,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入选学科:计算机。
全省30人完整名单如下:
据了解,江苏省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由省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省内一批基础学科较强的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实施,旨在通过组织优秀中学生与高水平专家交流、参与科研探究、参加科技社团、参与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等活动,进而发现一批具有科学潜质的优秀中学生。
该培养计划的学生申报与选拔十分严格,仅限于STEM(记者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之首字母缩写)项目学校、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及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范围内,通过学校选拔、网上申报、市级核准、导师审核及面试等严格程序,选拔出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科学潜质、对基础学科研究有浓厚兴趣的,且已有研究项目的优秀学生,重点关注在科技创新大赛、学科竞赛获省一等奖以上的优秀学生。
据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介绍,该培养计划培养周期原则上为一年,以寒暑假和周末为主,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延长培养周期至整个高中阶段。整个培养阶段,导师与学生结对,原则上要求学员与导师每月面对面辅导交流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