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优秀“教学人才”风采展示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9-09-10
175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南京,历来尊师重教,科教人文资源丰富、氛围浓厚。这里,有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夫子庙;这里,有无数秉持“潜心立德树人”信念,在七尺讲台默默奉献一生的师者。在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南京晨报与南京市人才办联合推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学人才专题报道”,遴选部分南京市入选人才工程的教学人才,展示他们的先进事迹、教学感悟。让我们共同为奋斗在一线的教师喝彩!向他们表达我们最真挚的感谢和祝福!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肖秋 许崇静(照片由被采访人提供)

  贲友林:奔向数学教学彼岸的跋涉者

  贲友林,特级教师,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入选人才,第三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课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成员,江苏省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数学教师(现在玄外附小交流)。

  贲友林曾获全国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第五届观摩课评比一等奖。著有《此岸与彼岸》《此岸与彼岸2》《现场与背后》《贲友林与学为中心数学课堂》《寻变:贲友林的“学为中心”数学课》等专著。

  14年前,贲友林来到南京并扎根南师附小至今。2010年,贲友林被学校委以重任并接手南师附小“爱的课堂”首届实验班,那年他被评为特级教师。他告诉自己,要带好实验班、探索新模式,只有再次清空自己、重新出发,于是他每天研究教材、深入课堂、组织学生学习;课后和学生们交流、坚持记录和思考每节课的教学笔记。贲友林一直在实践中研究,从来没有停下过探索、前进的步伐,倡导“以学为中心”的思想,让教与学更加有趣生动。和一般老师按教学参考书备课不同,贲友林自己先看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和编写用意,然后结合教材内容思考每章节的关键知识点、重点、难点,揣摩教学从哪些方面着手。然后对照教师用书,看哪些自己想到了,哪些没有考虑到,多年的独立备课让贲老师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为了调动学生发言、主动预习的积极性,贲友林会把第二天课上要探讨的问题抛给学生们,然后让学生们提前思考、并记录下来。上课前,孩子们可以主动预约发言机会;课上,贲友林会邀请孩子们展示自己的研究作品,渐渐地,全班学生都锻炼成了问题的组织者、有序的发言者甚至是小老师。

  怎样才能了解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呢?倾听是最好的途径。40分钟的课堂,只有9分钟是贲老师在说,剩下的全交由孩子们。

  贲友林说,其实课堂应该是以学为本,在课堂里不应该只有老师教、学生学,还应该有老师教学生学、学生教学生学、学生教老师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彼此是学习共同体,老师的教应该是服务支持学生的学。“孩子们的能力超出你想象,只要你给予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我不能让所有孩子成为数学尖子生,但可以帮助孩子不畏惧数学,愿意思考、会思考、会表达”。

  教学格言:教学,是师生生命的邂逅。师生牵手,活泼泼地走向未来。

  曹海永:做有爱心、有水平、有个性的“大教师”

  曹海永,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一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首届“苏教版教材实验先进个人”,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南京市“名师公益大讲堂”专家,南京市优秀教研组长,玄武区党代会代表、兼职教培员,“京苏粤浙”卓越教师高研班以及国培班语文学科导师。

  曹海永曾在通州镇中心小学任教12年,2009年调南师附小后立志像斯霞那样做有爱心、有水平、有个性的“大教师”,9年任教毕业班4届,先后分管语文、德育、教导处及全校教学、科研工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保持优质高位均衡,语文团队连续三届荣膺南京市先进教研组。2018年7月任锁金一小校长、书记以来,更是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带领学校喜获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银奖、全国名校联盟示范校、南京市融合教育示范校、南京市书香校园装备示范校、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玄武区文明校园等。

  曹海永先后三次参加全国、江苏省赛课均获一等奖。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课题,着力研究“个性阅读”和“交往作文”,在《课程·教材·教法》《现代中小学教育》等刊物发表省级以上文章近200篇,6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曾获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曹海永从事小学教育工作22年,担任班主任和辅导员累计15年,坚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核心素养。用家访架起师生和家校沟通的心桥,用“新闻发布会”“晒晒我的梦想”“开学第一课”等活动丰盈学生精神的高地。组织开展的“小能人在行动”在江苏省体验教育调研中获得好评,开发实施的“故事风暴”微课程,通过故事所传达的丰富内涵激励学生向上、向善,实践研究成果发表在《江苏教育》《中国教师报》,被评为2015年向全国推广开设的28个创意课程之一;锁金一小家校共育的管理经验也在核心期刊《上海教育科研》2019年第4期推介。

  近五年,曹海永被玄武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聘为首届学科建设专家团队成员,区第一、第二届小学语文兼职教培员,区名特优教师、区青年教师签约导师。

  教育格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陈馨:与伙伴一起走向美好

  南京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陈馨副校长,一直追寻这样的教育理想:与伙伴一起走向美好。她在鼓楼这片热土上工作了22年,热爱教育事业。她是教育部“一师一优课”评审专家、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南京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参与编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教科书《数学》《数学教师用书》《伙伴学习》《教导主任工作问题案例集》等书籍。获得华东六省一市数学赛课特等奖、全国赛课二等奖、江苏省数学优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南京市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南京市数学赛课屡获佳绩。在省、市、区开设讲座及公开课近百次,先后主持多项省级、市级规划立项课题,多篇论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

  伙伴成长,让名师品格熠熠生辉。她师范毕业来到拉萨路小学工作,特级教师孙丽谷老师的高尚品格深深地影响了她。在团队引领下,工作一年后参加南京市数学赛课,继而参加了中央电教馆全国课堂教学视频的录制,在江苏省数学教材培训活动中上课,29岁被评为南京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她真诚待人、乐于分享,她的课堂随时对老师们开放,和大家一起研课,伙伴共长。

  伙伴学习,让数学课堂迸发智慧。她致力于数学伙伴学习的研究,参与主持了江苏省重点立项规划课题“和文化理念下伙伴学习实践样态的研究”,和学生一起进行数学伙伴探究,促进学生的学力生长。她在市、区组织了多场数学伙伴学习专题教学研讨活动,学校教师团队研究的伙伴学习共同体项目被评为南京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科研成果获南京市教育科研成果创新特等奖。

  伙伴研修,让青年教师拔节生长。她创设了“T”型教师伙伴研修体系,以入职教师培养、职初教师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卓越教师培养四大板块为横轴,开展分层培训,打造“1+N”研修共同体。在省、市、区开展了十多场数学卷入研修观摩活动。在全体教师的合力支持下,在南京市职初考核中连续4年共有7位青年老师获得市一等奖。作为南京市小学数学卓越骨干教师培养班和教导主任培训班的导师,着力开展伙伴研修,促进教师发展。

  教学格言: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潜力,始终对学生充满理解、鼓励与期待,力求让每位学生得到适切的发展。

  鞠峰:幕府“登高”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2016年的8月,鞠峰接到了二十九中教育集团唐云龙校长的电话,开启了他在幕府山校区的“登高”之路。作为一名数学老师,站好三尺讲台始终是他的不懈追求。教学中,鞠峰敏于启智、善于引领,他的教学风格幽默而风趣、工作态度严谨而专注。他尊重每个孩子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关注每个孩子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努力让每个孩子在数学学习中都有获得感,这也让他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他还是教研的排头兵,是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是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和鼓楼区学科带头人。近年来,鞠峰主持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在核心期刊、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十余篇,承担市、区公开课和讲座二十余节(次)。一支粉笔书写了鞠峰的教育梦想,在这份坚守中,他不断走向专业发展的新高度。

  鞠老师始终把家长的关切和孩子的成长放在心头,全校三个年级一千多名学生,他能认识其中的半数以上,甚至能报出很多孩子的姓名以及特点。

  如何把这一群好老师凝聚在一起是鞠老师常常思考的问题。分管学校教学工作的他,始终关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一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幕府山校区的中坚力量,鞠老师让每一个来到幕府山校区的老师都找到了回家的感觉。聚是一团火,团结是幕府山校区的老师们奋勇向前的力量源泉,鞠老师和他的小伙伴们高举着“高品质”的大旗,不断攀向新的高度。

  三年来,鞠老师在二十九中集团校长室、党委的领导下,在幕府山校区历任校长的带领下,坚守着让铁北地区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的初心,寒来暑往,不改本色。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学校规模初显,捷报频传。在2019年的夏天,学校迎来首届毕业生,实现了区委、区政府在建校之初提出来的“一炮打响”的办学目标,也向周边的老百姓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他曾设计“邂逅”一位暂未适应初中学习节奏的初一新生,通过看似不经意的闲聊,鼓励孩子重拾自信。很快,孩子的成绩上去了,人也更加开朗了,还被评为学校“幕府之星”。他总是这样引领着他的学生不断成长,步步登高。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