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青岛市人社局充分利用国内顶尖高校的综合性优势,陆续在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采取综合招聘和专场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性在同一天举办两场面对不同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活动。
在中国人民大学,既有中国海洋大学、海尔集团、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等综合类单位,也有中信证券(山东)有限责任公司、青岛银行、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金融类单位。在浙江大学和四川大学开展的引才活动中,综合类单位和医疗卫生系统单位分开专场,同时招聘,各取所需,极大地提高了活动的影响力和引才效果,节约了招聘成本,解决了青岛市产业对部分紧缺急需类高层次人才的岗位缺口,为企业定向引进“对口”专业人才提供了便利。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双选会上,海尔集团、软控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山海洋装备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制造类企业备受高校学生的青睐,工科类专业技术人才占求职者的90%。海尔集团的摊位前排起了长队,大多数学生对该单位提供的研发制造岗位情有独钟,一直到双选会结束还有学生前来咨询并投递简历,短短一上午,该单位就收取简历500多份。
开辟“绿色通道”“个性化”引才
为解决医疗卫生系统紧缺型高层次人才的招聘难题,经市人社局审批,博士和紧缺岗位硕士学历的应届毕业生进入青岛市医疗卫生系统单位时,可直接参加青岛市卫计委在现场举办的面试考核,不需再参加全市统一的笔试。通过开辟“绿色通道”面试即可入职,既简化了招聘流程,节省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时间和费用,还为第一时间留住人才、防止人才流失和提高双向对接率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举办的双选会上,通过“绿色通道”进行现场面试,中心医疗集团顺利录取若干放疗技师等紧缺急需人才,极大地缓解了医院在相关专业人才方面捉襟见肘的局面。今年,青岛市医疗卫生系统通过绿色通道共录取231名高层次人才,其中博士25人,紧缺急需硕士96人,普通硕士99人,特需本科生11人,硕博人才占比95.2%,极大补充了青岛市医疗卫生系统相关紧缺学科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