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自贸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发展机遇

来源:沃锐猎头公司
发布时间: 2016-02-19
83

  进入新世纪后,青岛保税区步入发展快车道。2002年,经济实力跃升到全国15个保税区的第五位,跻身于先进保税区行列。青岛保税区开始在更高定位、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进自身发展。

  2004年,国家批复部分保税港区实施区港联动试点,青岛凭借自身的跨越发展优势,成为全国第二个试点区域。2005年3月29日,海关总署正式批准《青岛“区港联动”试点方案》,青岛保税区“区港联动”工作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2005年8月,青岛区港联动试点项目——青岛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工程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并全面开工建设。11月11日,面积1平方公里的青岛保税物流园区正式通过海关总署等八部委联合验收,开始封关运营,青岛口岸“区港联动”由此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08年9月7日,经整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及前湾集装箱码头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09年9月1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一期)顺利通过国家11个部委的联合验收,正式运营。2013年初,青岛市委、市政府将保税港区发展建设规划面积扩展为65.73平方公里。

  至此,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的发展生态日益健全。

  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这里集聚了梯次开放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等多种开放模式,成为青岛港这一优良的港口资源条件和物流载体。截至2015年11月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4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587万标准箱。

  这里有便捷的通关检测及检验检疫效率、健全的营商服务环境,以青岛海关为龙头的十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最大限度降低了物流成本。

  这里拥有棉花、轮胎、乳胶三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橡胶、塑料两个区域性重点实验室,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品检测中心之一。建成了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酒类和食品检测实验室,并实现了中韩两国AEO(“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

  这里是“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首创了美元挂牌、保税交易的大宗商品交易模式,建成世界第三大天然橡胶交易中心和中国华东地区最大的进口棉交易基地。

  “十二五”期间,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取得累累硕果。

  2012年11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结束了山东长达18年没有汽车整车进口业务的历史。据统计,截至12月底,2015年已累计实现汽车进出口超过3万辆,其中进口整车1.5万辆,在全国19个进口汽车口岸中跃居第五位,平行进口车数量跃居全国第二,大大提升了省内及周边省区的进口汽车供给能力。

  为加快进口商品总部基地发展,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先后建设了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为企业提供展示平台。2014年8月22日,与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作建设的酒类和食品检测实验室正式揭牌开验,实验室在设备及技术上达到“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求,具备出具检测报告的资格,使法定检测时间从45-60天缩短至10天以内,实现高效提速。2014年10月7日,韩国最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韩国化学融合试验研究院正式入驻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标志着该区在推动与国外专业检测机构合作方面实现突破,走在全国保税区前列。2014年12月3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建成并正式营业。该中心位于青保国际汽车城四层,规划面积5288平方米,根据入驻企业产品种类、数量,分为进口酒水、孕婴童用品、日用生活品、化妆品等四个区域。2015年6月1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酒类和食品检测实验室正式获得韩国“国外检验机关”资质,这标志着中国出口韩国食品农产品一次性检测道路的正式打通,将大大提高经由实验室出口韩国食品农产品的效率。据统计,截至12月底,2015年总部基础所进驻企业共完成进口额已超3亿美元。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积极响应山东省委、省政府和青岛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先后在潍坊诸城、德州乐陵、济宁邹城、菏泽等地辟建了8个功能区。这一发展战略不仅强化了内涵,拓展了发展空间,有效解决了土地等资源约束问题,还打破了行政功能分割,促进了生产要素无障碍流动,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沿黄经济带及环渤海经济圈发展中,实现了保税港区辐射带动作用的最大化。

联系我们

*
*
*
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24小时免费热线
400-017-8018